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843章 不疯,会死
    这个爆发于黄河北岸平原的战场,被记录于中日战争史上。

    中方给这个战场的记录标题是:卫国战争中最快赴死的日军步兵联队!

    不是他们死的有多快,而是,他们的行军速度真的属于一流。

    从驻地到达泌河战场15公里,一个步兵联队3000余人,而且还是携带所有装备,竟然只用了2个小时,这还不包括中途休息的20分钟,那意味着他们完全是以每小时大约9公里的速度在前进。

    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壁能让四行团汗颜,他们连续20天,平均每天前进的距离不过30公里,而人家14师团第2步兵联队,仅用两个小时就跑了二分之一。

    啥叫精锐?这就是。

    连石黑贞藏自己都为自己的麾下感到骄傲。

    两个小时跑完15公里的部队不是没有,但像他麾下这样还能保持齐整的队列的,真的不会有多少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陆军大佐所有的好心情,是在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脸上的那一刻被破坏殆尽的。

    他担忧的事情终于不用再担忧了。

    宇都宫大尉率领的侦察队被发现了,在距离泌河北岸3公里的位置被发现。

    只是,一共94人的侦察队被堆成了一个小堆堆。

    都没有亲自去现场看,听着前方策马奔来的第一步兵大队少佐大队长汇报,石黑贞藏脑海里就已经浮现出那个画面。

    九十余颗头颅被层层叠叠堆起,华夏古代的京观!

    那也是对手不死不休的表示。

    显然,不用再追问侦察队为何全军覆没的原因,中国人应该是在泌河对岸发现己方侦察队的踪迹后,调集重兵对其围杀,才造成如今之局面。

    为何宇都宫的侦察队直到全员玉碎也没有向联队部发出电报,极有可能他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会如此惨痛,而等到他想发电报时,可能因为电台损坏或是通信兵死亡,已经失去了那个能力。

    至于说为何中国人不惜距离泌河如此远构筑京观,根据日本陆军少佐对附近地形勘察,那里曾发生过激烈战斗,大量爆炸造成的焦黑随处可见。

    那应该是侦察队努力撤离过,却依旧失败了,那里,就是他们逃离的最远距离。

    “八嘎!命令第一第二两个大队,继续加快速度抵达泌河岸边,趁中国军队不备,立刻渡河,若有驻防中国军队,迅速将其击溃,联队所属炮兵各中队会对其进行火力支援,另外,通知下去,我部无需俘虏!”石黑贞藏脸色铁青的下达军令。

    “另外,命令第1步兵大队辎重中队,收敛帝国勇士的遗骸,待我部击溃四行团,以他们的头颅垒砌更高更大的京观之时,再进行祭奠!”

    第2步兵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原本还是以小跑前进,收到后方联队部军令之后,再度提速。

    两个步兵大队,在连绵不断的战斗中虽有战损,但依旧各自保持着900人的兵力,1800余人的队列,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犹如一条土黄色的长龙,在长满齐大腿深野草的荒原上,蠕动着前行。

    沉重的牛皮鞋踏在唯一那条通往泌河岸边的土路上,步声如雷!

    彻底踏碎了中原大地荒原上原本还有几分静谧的黎明!

    因为石黑贞藏的这道在清晨七时许下达的军令。

    日本陆军战史上给予此战的记录标题是:陆军战史上最愚蠢的军令,没有之一!

    是的,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两个步兵大队在那条唯一的土路上以一字长蛇阵队列大步前进,他们甚至都没派出任何侦察尖兵,哪怕是对土路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草地都没有进行像样的搜查。

    那里,别说可以藏人了,就是藏一群野牛,也不容易看到,更何况是在这样的天色下。

    清晨七时,天也不过是刚蒙蒙亮,加上冬天清晨的薄雾,能见度也不过就五六十米,绝称不上视线有多好。

    可日军,偏偏就忽略了这些,顺着这条唯一的土路,悍勇的朝静静的泌河边杀奔而去。

    说实话,这倒不是3000余日军自石黑贞藏以下都是猪,而是,自华北以来,第14师团连战连捷,几乎没有遇到太像样的反抗,就算是第一集团军这样装备还算精良的中国军队,兵力也远超第14师团,照样连连败北。

    可以说,第14师团虽然不像第5师团那样攻克晋省立下惊天战功,但他们无论从战损还是击溃中国军队战线的速度,都胜过第5师团的。

    老子才是大日本帝国陆军常备师团的第一,这种思想早已在14师团中蔓延开来。

    别说他们没想过会被中国军队伏击,就算是伏击了,他们也一样能粉碎中国人的攻击,这就是第14师团上上下下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

    这种极度的自信下,也让他们判断出了错。就算中国军队想阻拦他们,也只能凭借河流天险进行阻击,而不会在这种毫无遮拦的平原地带,这对于缺少火炮的中国军队来说,完全是自取灭亡。

    若是换成其他的中国军队,石黑贞藏的判断倒也没错,在这种毫无遮拦的平原上放下步兵,一发炮弹下来,一个步兵班或许就没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中国指挥官,都不会这么做。

    可惜,他遇到的是四行团!

    其最高指挥官唐刀,用土肥原贤二所说的,最喜欢的战术就是奇袭,对手认为的不可能,在他这里就是最好的理由。

    而四行团,也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他们这一次,可是运送了整整两个步兵团装备,别说有高达数十挺重机枪,一百多挺轻机枪,甚至连150口径重迫击炮都有6门。

    那玩意儿,除了射程只有3300米稍微近了一点,威力可一点都不比105榴弹炮要小。

    另外,尚有82毫米迫击炮超过20门,缴获自日军的步兵炮7门,四一式75山炮4门。

    而第2步兵联队呢?

    每个步兵大队不过装备了两门步兵炮,联队部还有个步兵炮小队4门,合计10门步兵炮,加上联队部直辖的速射炮中队装备有6门37毫米速射炮,山炮中队装备有4门75毫米四一式山炮。

    总共达20门的火炮,对付普通中国军队,第2步兵联队的重火力能超过一个步兵师。

    可在如今的四行团面前,这20门火炮,恐怕只能被吊打,这也是唐刀敢玩这种出其不意战术的底气之一。

    当然了,相对于重火力的优势,唐刀之所以敢下定决心的最大原因,恐怕还得是已经列装全团的捷克式半自动步枪。

    那是唐刀在小镇上阅兵的时候都没拿出来的秘密,除了有限的几名将领,谁都不知道,整个四行团已经将半自动步枪列装到了上等兵一级。

    是的,除了那500新兵和学子连,各营连早在20余天前和20师团的对峙中就全部换装了半自动步枪,连炊事兵也不例外。

    四行团如今瞬间爆发出的单兵连续火力,最保守的估计,是曾经的三倍。别说远超中国军队,就是装备着三八式步枪的日军,也是望尘莫及。

    所以,当日军第一步兵大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宽阔的泌河河面正开始减缓速度、打算派尖兵前去侦察,主力部队准备过河事宜之时。

    “嘭!”

    枪声,响了!

    那是位于荒原中的信号枪。

    二丫,对天扣动扳机,红色的信号弹在高空中爆发出灿烂的红光,犹如一道划破阴霾的流星,在日军仰头猛然收缩的瞳孔中留下灿烂的剪影。

    随之而来的是爆豆般的枪声。

    猝不及防之下的日军犹如割草般倒下。

    “敌袭!”日军军官撕心裂肺的惨吼很快就被汹涌的金属弹流给湮没。

    子弹就来自日军粗粗检查便没有在意的土路两侧草丛中,唐刀拿出了手上所有的七个步兵连包括彭冲的警卫连以及500新兵中的300人。

    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在土路上的一字长蛇阵长达近1500米,土路两侧犬牙交错的六个步兵连和300新兵的攻击线正好将这1500米的路段包括其中。

    最近距离土路的战壕只有30米的距离,稍远的,也不过40米,几乎就是短兵相接的距离。

    因为距离太近,而且唐刀采用的是从公路两侧伏击,哪怕是公路地势高于两侧的草丛,四行团的军人们也花费了整夜的时间挖掘了近90公分的战壕,唐刀依旧命令各连采用交错式排兵的方式。

    也就是各班排绝不允许正面相对,得错开一定距离,公路两侧的所有火力,就像是犬牙交错般的将整条土路牢牢钳住。

    火力分配到没问题,关键是这种利用草丛而且几乎就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埋伏的大胆至极的战术,别说日军没有想到,就连主张主动出击的雷雄都被惊得差点儿没惊掉了下巴颏。

    只要日军细心一点,对草丛展开搜查,别看利用晚间的时间士兵挖掘了大半人深的战壕,并用辎重连随后送来的草席覆盖其上然后铺上枯草做够了伪装,被发现也是必然的。

    到那时,日军以各类火炮对平原上的草丛进行轰击,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夜晚抵达泌河北岸的唐刀在考察完地形后,却独断专行的采用了这一战术。

    这是唐刀从曾经时空中385旅陈旅长近乎奇迹的‘神头岭’一战中得到的灵感,既然已经决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就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神头岭一战,385旅的伏击地点,距离日军行进公路最近处竟然才十几米,而日军却没有丝毫发觉,最终是385旅以300多人的战损全歼日军一千余人的辎重队。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伏击日军辎重队的主力可不是385旅的主力772团和771团,而是补充团。

    说是补充团,其实就是预备役,这个时期的385旅正规军单兵子弹都不过人手一杆汉阳造和10颗子弹,更别说预备役了,根据当时的战史记载,385旅补充团平均三人一杆枪,每枪配发5发子弹,但人手一杆红缨枪。

    而歼灭这一千余日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伏击地点选择的极近,补充团全体官兵将子弹射光之后,全体提着红缨枪就开始了白刃战。

    日军长达17米的三八大盖原本对上短了10公分的汉阳造是占优势的,可偏偏385旅补充团根本没多少步枪,长达2米有余的红缨枪,是他们手上最趁手的武器。

    面对比自己步枪长了几十厘米的日本辎重兵懵了,385旅也得以赢了这神奇的一仗。

    反观四行团这边,日军第2步兵联队无论装备还是战斗意志都不是辎重兵所能比拟的,但四行团的装备和385旅补充团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所有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步兵,皆配发子弹120发,装备冲锋枪的步兵则配弹160发,装备驳壳枪的也配弹160发,另外因为丢弃了其他辎重,平均每名步兵都携带了手榴弹6枚,有些气力足够的,更是带了10枚之多。

    轻机枪和掷弹筒不仅下发到每个步兵班,每个步兵连光步兵班里装备的达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为了保证火力强度,唐刀下令将运输的马克沁重机枪拿出,每步兵连抽出8名机枪射手担任临时重机枪手,4人负责一挺重机枪,行军途中由专人帮忙抬重机枪和弹药。

    这样,一个步兵连就拥有9挺轻机枪和2挺重机枪,光是步兵连就拥有12挺重机枪。

    但这还不算完,三大步兵营都有一个机炮连,因为伏击的距离过近,机炮连的迫击炮为防止误伤,非必要时,不会对公路区域进行炮击,但机枪可不会,6个重机枪班原本标准配置是6挺重机枪,唐刀为了加强火力,丧心病狂的给重机枪班装备了两挺马克沁重机枪。

    那就意味着,负责埋伏于公路两侧草丛里的六个步兵连外加三个机炮连,除了原本的近千步兵们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驳壳枪之外,拥有轻机枪54挺,马克沁重机枪48挺,掷弹筒54具,82口径迫击炮18门。

    按照日军步兵大队配置,行军在土路上的两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小队配备两挺轻机枪,一个中队也不过6挺,两个步兵大队最多也才48挺和四行团还有些接近的话,那两个步兵大队配备的两个重机枪中队则只拥有24挺92式重机枪,可就彻底被48挺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9455/574320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9455/574320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