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1850美洲黄金大亨 > 第四百五十章:自行车
    “假使太平洋铁路修筑完成,您觉得,以现在南北方剑拔弩张的形式,德州能用得上这条铁路吗?”梁耀缓缓说道。

    “双方一旦撕破脸,我想不仅铁路,恐怕南方的各大港口,也都会被北方的海军封锁。届时德州,就算有再多的棉花,烟草,甘蔗,也只能烂在仓库里。”

    梁耀所说的南北双方撕破脸,就是南北之间爆发内战。

    南北内战在美利坚并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恰恰相反,此时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上层都很喜欢把内战的事情摆上台面上来谈。其中多少有些互相威胁的意味。

    北方认为以自己占据了废奴的道德制高点,经济体量和工业水平又碾压南方,他们能够轻松地打败南方的蓄奴州。

    而南方则认为,南方的将军和士兵久经沙场,训练有素,人民武德充沛,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能够将北方佬打得找不着北。

    况且南方是欧陆英法等国的原材料仓库,就拿棉花这一项来说,无论是英国的纺织业还是法国的纺织业,都离不开南方物美价廉的棉花。

    一旦开战,南方不是在孤军作战,他们能够获得欧陆国家的支持。这是多数南方人的看法。

    简而言之,南北双方都对自己能够击败对方充满了信心。

    现在还没有人料想到,他们将要面对的是美利坚建国以来伤亡和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

    哪怕是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美利坚的损失都远不及这场内战。

    梁耀的话让贝尔陷入了沉思之中,不要说南北爆发内战,哪怕是现在,北方的自由州也未必乐意让他们使用北方的铁路。

    至于梁耀所说的北方海军封锁南方州的港口,更是让贝尔心头为之一颤。

    以现在南北方的陆军实力对比,抛开梁耀西部旅这个异数不论,南方的陆军质量确实要比北方强。

    毕竟刚刚结束不久的美墨战争,美利坚参战的主力是南方的军队。

    南方军的士兵和军官实战经验和战斗素养都要高于北方的军队。

    但是在海军方面,向来高傲的贝尔也不得不承认,南方的海军确实不如北方。

    而且差距远比南北之间陆军的差距要大得多。

    开战之后,只要没有欧陆的境外势力介入,南方丧失制海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南方的经济,又极度依赖原材料进口

    贝尔已经不敢继续往下想下去

    “可是,加州也是北方。”贝尔冷不丁地说道。

    “不,加州是西部。”梁耀非常干脆果断地说道。

    “加州只想一心谋发展赚美元,不想介入南北之间的战争。如果加州和德州之间能拥有一条铁路,德州和南方将多一个选择。”

    贝尔的眼睛盯着地图,梁耀这小子虽然管不住自己的裤裆,但他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如果加州和德州之间有一条铁路,那么就算南方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即沿海港口被北方封锁,他们还能够继续维持和加州的贸易,甚至把加州当成一个贸易中转站。

    梁耀这席话也向贝尔表明了他的立场:至少加州不会与南方为敌。

    这对贝尔来说倒是个好消息。

    西部旅远征婆罗洲成功的消息传回美利坚之后,国内那些质疑西部旅,以及梁耀本人能力的声音已经渐渐消失。

    就连自视甚高的南方将领,也肯定了梁耀的军事才能。

    少一位强力的敌人,对南方而言确实是一件幸事。

    “这条铁路确实很诱人,不过。”贝尔依旧面露难色。

    “德州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修铁路,据我所知,太平洋铁路第一期的攻城,你和范德比尔特就已经拿出了1500万美元。

    再者,你们规划的这条铁路路线,有部分路段是要经过墨西哥的领土。”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人口不满二十万,现代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德州显然没有加州那么财大气粗。

    而修筑铁路所需的资金,则是海量的。尤其是像太平洋铁路,加德铁路这种超大型的铁路工程。

    “德州的难处我们也是知道的,只要德州能够同意修筑加德铁路,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乐于伸出援手。”梁耀信心十足地说道。

    “部分路段是要经过墨西哥的领土,这个问题我会有办法解决的。”

    梁耀现在手头的现金流也不是很宽裕,不过比之太平洋铁路,加德铁路的工期没那么紧,只需要在内战之前能够完成通车即可。

    只要咬咬牙,这条铁路还是能够修得起的。

    “这件事情太大,我择日和德州的老伙计们商量商量吧。”贝尔若有所思地说道。

    1855年年底,梁耀的声势浩大的船队抵达了纽约。

    美利坚两大富豪联姻的消息,是本年度除了堪萨斯内乱之外的最大新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梁耀还没下船,繁忙的纽约港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以及各大报社的记者。

    这些吃瓜的纽约市民和记者本以为梁耀在下船之后会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却出乎纽约市民的预料。

    梁耀却骑着自行车招摇过市。

    自行车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18世纪末既已有之。

    纽约人对这种来自欧洲的新鲜玩意儿也不陌生。

    不过当时的自行车是木制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显然,这种简陋的自行车其娱乐性是要高于实用性的。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行车也在不断完善,19世纪上半叶就出现了比较实用的自行车。

    1801年,俄国人发明了能够使用脚踏板踩动,让人的双脚离开地面也能够行驶的自行车。

    1817年,德意志人给自行车装上的能够变向的方向舵,使得自行车能够改变行驶方向。

    这种能够改变行驶方向的自行车被称之为小马驹。

    不过小马驹在当时也只是上流社会们消遣的玩具,并未普及。

    18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制造出木制实心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坐垫较低、装有脚踏板和曲柄连杆装置的自行车。

    1842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小马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他在前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

    当时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近20千米,震惊了整个英格兰。

    虽然彼时自行车代步效率依旧很低,但已经显现出其实用的一面。

    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的斯图加特就已经出现了后轮驱动,带有铰链飞轮刹车弹簧等部件的自行车。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905/374289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905/374289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