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七百六十四章第章 赵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赵军也没想到,自己不经意地一问,还真把王三喜给找出来了。

    可现在宋长海问他找王三喜有啥事,赵军却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孩儿啊!”就在这时,老太太拉着赵军道:“那王三喜比我小不两岁,像你这小岁数,不应该跟这人打过交道啊。”

    说到此处,老太太稀疏的眉毛皱着,问道:“我记着那人挺厌恶的,是不是他跟你家老辈儿有仇啊?”

    在东北形容一个人“厌恶”,就是说这个人手欠、好惹事!

    “宋奶,是这么回事。”赵军把事情在脑子过了一下,才决定和宋家人实话实说。

    他也想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又兵荒马乱的,自己姥爷留下来的那些东西,有没有都不一定了。

    现在唯一的线索是那王三喜,可赵军感觉这王三喜也未必知道那些宝贝的下落,要不然的话,他也不至于那么穷。

    再者,以宋家母子对王三喜的印象来看,那老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像这种人,哪怕是岁数大了,也少有从良的。赵军贸然上门去,肯定得无功而返。

    现在,能指望的就是宋家了。

    至于宋家会不会贪图宝物,或者说像宋家老大那种级别的干部会不会帮助自己,赵军知道关键就在这老太太身上。

    所以,赵军也没藏着,直接跟老太太说:“我大姥以前吧,家里头挺有底儿的。”

    “啊!”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赵军说他姥爷家有底儿,那就是有钱。

    而此时,老太太的第一反应是:“那三混子偷你大姥家东西啦?”

    “那倒没有。”赵军淡淡一笑,继续说道:“邵老太爷他们那伙…人,那年要跟着抗联打鬼子,但他们手里没有家伙事儿。他们那头头儿,外号叫王寡妇的,就管我大姥借钱,说是要买几棵枪。我大姥就整了个小兜,里头有金条、金镏子啥的,就都给他们啦。

    但那天听邵老太爷说,他们拿着金条啥的一下山,那城就让鬼子占了。枪也没买上,紧跟着他们这伙人就被打散了。”

    “啊…”听赵军这番话,老太太咔吧两下眼睛,一时间什么都没说。

    赵军见状,便道:“那个吧…这些金条、金镏子要是换成枪炮打鬼子了,宋奶,我们二话都没有。但要是这些东西没花出去,我想找回来两样,那里头有我大姥给我妈准备的嫁妆。那时候国难当头,咱全力支持他们。

    但现在呢,我大姥、小姥都没了,我妈想起老人来,就总抹眼泪儿。我寻思哪管找回来一两件呢,毕竟是个念想啊。”

    听赵军这些话,老太太连点两下头,然后冲赵军一竖大拇指,道:“行,你大姥也是这个!”

    赵军闻言微微低头一笑,如果老太太夸他赵军,赵军肯定不敢受。但老太太夸他姥爷,想那老爷子当年也是做过贡献的,赵军就替他老人家受了。

    然后,赵军对老太太说:“王寡妇死的时候,把事儿都交代给王三喜了,我寻思要行的话就问问他。”

    “老二啊!”听完赵军的话,老太太直接喊了宋长海一声,交代道:“明天你给你大哥打个电话,问他哪天有工夫,完了好让这孩儿过去找他。”

    老太太如此一说,就是直接把这事给定了,赵军忙向老太太和宋长海道谢。

    老太太摆了摆手,轻叹一声道:“唉呀,那些年呐,像邵秃爪子这帮人,还算好的呢。那帮胡子啊,大多数的呀…”

    说到此处,老太太摇了摇头,感慨地道:“都特么当了汉奸了!”

    并非是歧视,因为胡子本身就跟好人不沾边。当国难临头时,能把持住民族大义的,更是少数。

    这时,老太太抿嘴冲赵军一笑,道:“所以那年么,他们要收拾老邵头儿,我看不下眼儿,我替那邵秃爪子说的话。”

    说完这句话,老太太又微微摇头,道:“就因为给他说话,把我都连累了,得亏那是有我家老大。”

    “宋奶,你们都是英雄。”赵军称赞的话脱口而出,他这话真是真心,而不是奉承。

    “没啥英雄的。”老太太微微一笑,道:“那前儿就寻思高低跟它们拼了,要不的还哪有子孙后代了?”

    赵军闻言忍不住地点头,此时老太太这句话,让他想起了杨将军与叛徒说的话:“如果华夏人都投降了,还有华夏了吗?”

    这时,宋长海在旁边插话道:“我娘给老邵大爷说两句话,让人家好顿收拾,我也跟着吃挂捞了,我那袖标让人给下了么。”

    说着,宋长海抬手一指黄贵,道:“他两姨哥、两姨姐那前儿才是个小兵啊,我比他们还都高一级呢!”

    听宋长海此言,张援民转向黄贵,笑着问道:“黄哥,你跟着掺和没有啊?”

    “我没有!”黄贵笑道:“我爹说,我要跟他们打连连,他就要打死我!”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老太太更是冲黄贵一甩手,道:“打你就对了!”

    说完这话,老太太砸吧下嘴,冲黄贵道:“你爹那人正经不错呢,就是太酸性。”

    连黄贵在内,大家都哈哈直乐,黄贵笑道:“大娘,我也纳闷了,我们家咋都这艹蛋脾气呢?”

    “谁说不是呢。”老太太说着,忽然想起一事,道:“你家那俩小子是真不错,我每回上你们村,那俩小子见着我,都一口一个宋奶叫着。”

    听老太太这话,黄贵刚要接茬,就听宋长海在旁边插话道:“那是随我弟妹啦!”

    随着调侃黄贵,屋里气氛不再沉重,赵军等人陪着老太太唠嗑,直到田玉英、刘晓雨端着饭菜上桌。

    最近赵军没少被人招待,但不管是黄贵,还是黄燕,甚至就老宋家这条件,论摆席都比不上王美兰。

    他们没有王美兰那股劲儿,更没有王美兰能折腾。像他们家里,都只有一口大灶,炖一个大菜都得老半天,根本没法炖第二个菜。

    所以,今天老宋家大菜就一道。

    大鹅炖酸菜!

    在东北,进了腊月杀年猪,一下雪就宰大鹅,这都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了。

    炖大鹅,可以干炖,也可以放土豆干。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大鹅炖酸菜!

    酸菜吃油,而大鹅皮肉肥,这两样往起一炖,鹅肉不腻酸菜香。

    在杀大鹅时,刘晓雨使盆接了鹅血。在炖大鹅时,上面坐帘屉蒸了鹅血。

    不得不说,这刘晓雨手艺真不错,蒸出的鹅血极嫩,使勺子一,鹅血都直颤。在里面又加了葱花、姜末,使这鹅血鲜嫩可口。

    至于其它的,就是凉菜了,鱼罐头、午餐肉罐头、糖拌冰糖萝卜。

    “你们先吃着。”在上菜时,田玉英就说:“我再炸个花生米。”

    “别慌忙了,嫂子,够吃了!”黄贵说着客套话。

    “兄弟,你别管。”宋长海伸手一拦,道:“也不能上五个菜呀!”

    说着,宋长海接过刘晓雨递过来的三钱小酒盅,还给老太太倒了一盅白酒。

    这顿饭,田玉英和刘晓雨婆媳俩不上桌,她们等炸完花生米就去对面屋吃。但老太太可是坐在正当间,还举起小酒盅招呼大家多吃多喝。

    一喝上酒,大家一唠嗑,气氛更融洽了。赵军一问,宋刚今年都三十二了,比张援民还大一岁。

    可让人奇怪的是,张援民家铃铛都上四年级了,宋刚和刘晓雨还没有孩子呢。

    而一听自己儿子被人问起岁数,宋长海当即就接茬,对赵军、张援民道:“你们宋哥结婚都十来年了,两口子一直没孩子,找不少人看,号脉啥的也都说没事儿,反正就是没孩子。”

    宋长海直接说话,替宋刚遮掩过去,但看宋刚的样子,赵军心里一动。

    “唉呀!”老太太甩手抽在宋长海肩膀上一打,没好气地说:“说这干啥呀?这玩意命里有就有,命里没有就没有呗,咱老宋家祖宗八辈儿也没做过损,不能那啥…”

    老太太这么一说,赵军更明白了,他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黄贵。

    黄贵见赵军望来,点了一下头,才对宋长海说:“二哥,咱都不是外人,话都说到这儿了,兄弟就跟你说个好事儿。”

    “啊?”一听黄贵的话,宋长海忙问道:“啥好事啊?”

    黄贵抬手往赵军、张援民那儿一比划,道:“这俩小兄弟有个方儿,说是挺好使的。”

    “嗯呐。”张援民一点头,就要开口说话,可赵军却拿膝盖一磕张援民的膝盖。

    这一下,让张援民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赵军不是为别的,他是怕张援民瞎说话,当着老太太的面,再说什么顶裤子啥的,那就不好了。

    赵军低声道:“我张大哥家老辈儿传下来个方儿,咱不敢说都有用,但我张嫂子娘家叔伯哥用这方儿管用了,我开春去的时候,看人家姑娘、小子都有了!”

    赵军此言一出,宋家祖孙三代齐齐眼前一亮。

    说实话这年头,宋刚这岁数在农村还没孩子,乡里乡亲早都议论够了。所以,眼下也没啥不好意思的,那方儿管用才是真的!

    宋长海连忙下地,取出刚才赵军给写方儿的小本和笔,一起递到赵军面前。

    赵军也不含糊,拿笔将张援民祖传的方子写上,宋长海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等赵军写完,宋长海把小本捏在手里,抬头看向老太太,点了点头道:“这方儿好啊!”

    “啊?”宋长海这一句话,给老太太说的一愣,她自己的儿子,她自己了解呀,宋长海哪懂药方啊?

    “爸!”听宋长海的话,宋刚也起身凑了过来,往纸上一看不禁问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7127/4669276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7127/4669276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