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难缠的李氏制铁
    大楚帝国里专利法的存在,能够确保企业研发出来一项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技术后能够获得庞大的收益。

    这就促使企业乃至个人都比较注重技术研发,真的有实力并且运气足够好的话,弄出来一项新产品或技术,那真的是能够吃的满嘴流油一夜暴富的。

    企业不说,个人里最为典型的例子应该是重机枪的设计师马克勤了。

    这人不仅仅研发设计了四二式水冷重机枪……而且后来他还研发出来了四三式风冷重机枪!

    以区区一个个人身份,坐拥两大重机枪的核心专利,包括非常核心关键的枪管短后座专利以及导气式专利还有水冷以及风冷散热专利……

    光是靠着这两种重机枪的专利,就让他当面一次性获得了十一万楚元巨款,并且还拥有重机枪在专利有限期内的专利分成……看似只有几个百分点,但是重机枪贵啊,并且军方的采购数量也非常庞大。

    这几年里陆续通过专利分成,他又获得了七八万楚元的专利分成。

    两者相加,他靠着这两款重机枪的专利,就已经获得了二十万楚元的庞大收益……并且专利还没到期呢,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专利分成……因为随着重机枪的制造技术成熟,军方的采购数量也在逐年加大,后续接近十年时间里军方的重机枪采购数量还会更多,他得到的专利分成也会更多。

    整个专利有限期内,前期的一次性授权费用加上后续分成,保守估计他也能够获得四十万楚元以上的巨款。

    这么大一笔钱,足以让马克勤变成富豪阶层,吃喝用度全都是用最好的……

    但是……仅仅是这样也远远不是马克勤的重点!

    实际上他这几年里还在持续进行技术研发……还是搞他的武器!

    说起来也挺奇葩的,他明明就是一个人,但是干的却是武器设计研发的事……虽然也搞了个机械公司,但是他的机械公司并不生产什么实际产品,连员工都没几个,只有几个帮他打下手做试验的几个普通技术工人而已。

    他这个机械公司,其实主要做的是武器技术咨询业务……嗯,大体上就是给五大武器公司旗下的各国防企业提供一些技术解决方案之类的。

    同时他自己也还在研究一些新式武器,试图搞一种更加轻便的自动武器……现在的机枪被称之为重机枪,就是因为这东西太重,光是枪身重量就得二三十公斤,加上三脚架或者轮式枪架后,更是大几十公斤重。

    也就是说,这东西其实很难伴随一线步兵突进的,基本都是需要提前构筑阵线,然后在后方设计提供火力支援,或者是用于防御作战。

    不过马克勤却是觉得这东西还是不太行,想要搞一种更轻的机枪来,然后推销给军方……嗯,或者是五大武器公司。

    当然,这种推销并不是说他卖产品……他的机械公司可没有武器生产资质,他要推销的是技术方案……或者说专利!

    说白了,他就是个卖专利的!

    而作为手握导气式专利的他,自然也是想要更好的利用这种导气式结构,弄出来新的机枪赚更多的钱。

    只不过想要搞更轻的机枪也不容易……

    马克勤这个人,之所以能够用重机枪专利,而且他还没有武器公司的前期下赚钱,就是因为大楚帝国的专利保护法的存在。

    哪怕是牛逼哄哄的五大武器公司,想要搞什么东西的时候,也不能侵犯别人的专利……只是五大武器公司财大气粗,一般都是直接用钱砸专利的。

    同时五大武器公司的产品也只局限于军需物资,购买专利的时候也只需要国防产品领域里的专利,其他民用市场的专利授权人家是不要的。

    所以,他们想要获得武器,只要舍得出钱基本都能获得……实在不行……大不了等专利过期啊。

    反正大楚帝国也没啥实际性的敌人……军方其实对所谓的新式武器并没有太大的急迫需求。

    属于有更好,但是没有也无所谓……

    你想要借着专利敲诈五大武器公司……人家转身就不搭理你了,坐等专利过期……让你一毛都捞不着。

    在关乎国家安全的国防领域里,专利权尚且被保护的如此严苛,在民用领域里就更不用说了。

    大楚帝国巡警部门的负责经济案件的巡警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侵犯专利的案件,调查起来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这种案件往往伴随着天价罚款……

    而专利罚款虽然大头都要上缴金陵国库,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会以经费的方式进行返还一部分给地方,地方拿到了返还的经费后,也是会给办案人员发奖金的……

    而奖金的数量相对于经济巡警的常规合法收入而言,还是非常可观的!

    因此经济巡警们办这种有高额罚款的专利案件,往往都非常积极……有时候都不用企业自己去报案,人家经济巡警自己发现了有重大商业利益的专利权被侵犯,并且预期能够罚款的话,自己就去搞了……

    很多时候,人家持有专利的企业都是后续才知道原来有企业侵犯了自家专利……

    没办法,办这种案件不仅仅能够获得功劳,还能够合法合理的拿上一笔不菲的奖金……同时你这也算是为地方财政创收啊,这当地的地方官员们自然会对你高看一眼,这往后升官自然也就容易了。

    拥有这么多好处,人家经济巡警自然办案积极……没人报案都会自己去主动挖掘案件。

    执法机构比当事人还积极,因此大楚帝国的专利保护做的还是相当到位的,至少明面上如此……

    在这种大背景下,内燃机领域里的专利竞争就显得非常激烈了……也是李氏制铁公司不惜动用庞大的资金,同时还搞了一些偷偷摸摸的手段,最终通过第三方迂回的方式凑齐了内燃机的专利授权,从而打开了进军内燃机领域的大门。

    不过就算有了专利授权,然而想要把汽油发动机给搞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电子点火汽油发动机更是不好搞。

    河口机械公司和辽东机械公司,他们早就有了全套的汽油发动机全套专利呢,但还不是到现在都搞不出来。

    有了专利授权,只是说你能搞这些东西……不代表你会搞。

    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汽油机绝对是可以称之为工业之花的存在,其技术含量非常高的。

    首先是缸体……这东西对冶金以及精加工的要求非常苛刻,毕竟汽油机的气缸可是要承受非常庞大的压力的!

    汽油可是在气缸里以爆燃的方式进行燃烧,瞬间爆发出来强大的动能……在如此强大的爆燃冲击下,气缸内的压力可以达到好几个兆帕,温度达到三四百度。

    在后续做功的过程里,压力会逐步降低,但实际上温度却是会持续升高到上千度。

    这还不算……气缸要做功,就要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而内燃机活塞的往复运动频繁非常高,可以达到数百转每分钟,这意味着活塞和气缸之间不能太紧密,不然无法快速活动,但是间隙又不能太大,不然的话气密性无法保障,也就无法保障功率。

    这意味着,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加工精度要非常高……同时采用耐磨材料。

    这又是高压,又是高温,还要耐磨,高精度……光是听听这些要求,就知道这玩意对材料以及加工有着多么苛刻的要求。

    作为对比的话,如今成熟的普通蒸汽机,气缸内压力一般也就零点几个兆帕,同时活塞的往复运动只有几十转,多个不过一两百转。

    内燃机对气缸和活塞的技术要求之苛刻,远远超过蒸汽机!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苛刻的技术指标,才能够让内燃机刚发明搞出来,就做到百分之十几起步,甚至更高的热效率值,而蒸汽机的热效率值一开始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

    这说的气缸和活塞,那还是最基本的……而整个汽油发动机里还有其他一大堆零部件也是制造起来难度非常大。

    比如电子点火系统……如何让电子点火系统,每分钟里点火数百次之多,并且持续稳定的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并确保稳定长期的使用寿命,光是这一点就不容易……

    然后还得考虑耐高温,耐高压……因为点火点火系统的火嘴,是直接连接到气缸内的,气缸内的汽油雾化后每一次爆燃,火嘴就要承受一次的一千多度的高温以及好几个兆帕的高压。

    然后……除了唐山机械公司外,其他三家内燃机公司……甚至包括国内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就卡在这里了,他们弄不出来满足如何苛刻技术要求的电子点火系统!

    即便是唐山机械公司,人家也是前后研究了这玩意十几年,从三十年代开始搞这东西,然后逐步逐步完善,最终才搞出来了勉强可以商用的产品。

    至于其他企业,之前也没有在这个领域里研究太短,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搞……想要短短几年内就搞出来,并且搞出来还不算,你还得绕过一些唐山机械公司设立电子点火技术的其他一些专利。

    其他几家内燃机公司所获得的电子点火专利……那只是早期的最基础的专利,这东西基本上就是说:你可以搞电子点火……

    但是人家唐山机械公司用什么材料,怎么实现技术指标这些可都是后续慢慢研发出来,又申请了专利的东西……其他企业哪怕是能够搞出来也不能搞。

    然后……其他企业搞的时候,还得绕过这些专利。

    作为后来的追赶者,哪怕前头已经有样板给你看了,但是因为你不能直接使用样板的技术路线,所以难度依旧非常大。

    如今的其他三家内燃机公司,就是处于这么一种很尴尬的局面……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破局,砸钱砸人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说不准明天就能找出来一种新的技术路线。

    如果没钱没人,运气又不行,那只能抓瞎了,老老实实等人家专利到期了走别人的老路吧。

    只是,目前内燃机领域里的很多专利远远没到到期的时候,所以直到现在,大楚帝国里的电子点火汽油发动机,依旧只有唐山机械公司一家生产。

    河口机械公司靠着自身积累的热管点火技术,也搞出来了汽油机,只不过热管点火的稳定性远不如电子点火,所以虽然也说是汽油机,也推向了市场,但是价格就要低很多,利润也低很多。

    至于辽东机械公司……他们的热管点火技术也不咋地,电子点火一时半会又搞出来,所以现在连个汽油发动机都没有推向市场。

    而李氏动力的话……其实技术落后更多,弄到了内燃机的基础核心专利授权可不代表着弄到了技术,现在他们还在折腾气缸呢……电子点火什么的也是刚起步研发。

    承顺五十年推出第一款商用汽油发动机……目标是这么制定的,但是实际搞起来变数可就大了。

    不过人家李氏动力背靠李氏制铁,有钱也有耐心……一时半会的落后对于他们而言问题不大,更不会让他们轻言放弃。

    他们既然瞄准了内燃机这个领域,只要内燃机的市场前景和预期的一样足够大,那么他们就能够持续死磕几十年进行竞争。

    就和他们在造船,通用机床,电气领域里的投资一样……玩的就是死磕,打不死你也要拖死你!

    反正人家有钱有人,就一直这么保持大力度的研发,在后头持续追赶你……你在前头领跑的时候但凡出现一些纰漏,人家立马就追上来,甚至赶超你。

    他们之所以在造船领域里搞的这么好,靠的就是这一手……持续保持竞争力,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硬生生耗死了其他竞争对手登顶国内巅峰。

    如今的李氏造船,旗下一共有十多家中大型造船基地,在民用船只领域里,他们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产能如此,利润也如此。

    什么松江海军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看似是国内前二的造船厂,也都是各种大型军舰的主要承建造船厂,但是要说造船吨位数量以及盈利能力,人家李氏造船能吊打他们……

    李氏造船靠着十多个造船基地,船只产能是非常大的,而建造的众多民用船只,尤其是货轮更是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他们造出来的货轮,兴许跑的不是最快的,吨位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他们的货轮绝对是运营成本最低的,这具体体现下来就是航运企业运营的时候,使用他们家的船只每吨运输成本更低,这就给航运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利润。

    所以……李氏造船是非常受国内航运企业的欢迎的!

    而这一系列运营成本更低的背后,可是实打实的技术……李氏造船,数十年如一日都在琢磨着怎么降低造舰成本以及运营成本。

    他们使用的舰载发动机,那都是和广州机械公司等三大蒸汽机厂商合作研发的,并加入了他们独家的一些节能增效的专利技术。

    同时他们在船只设计上也积累了非常多的技术,能够有效的以更小的船只动力,获得足够的船只航速,运载更多的货物。

    此外在船体建造上,他们也注重技术研发,使用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设备,使用新技术等等方式,以降低建造成本。

    所以说……虽然在建造大型军舰上,大型豪华游轮,一些特种船只上,李氏造船不如松江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这些传统造船厂。

    但是要说普通民用船只,比如典型的货轮,其实李氏造船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而这些技术领先,离不开李氏制铁的长期坚持,注重技术研发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简单来说,只要一项业务前景足够大,哪怕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赚钱,甚至出现一些小亏损,他们都会一直死磕,直到成功为止!

    不会说因为竞争对手太强大,就自己投降认输!

    当然,如果是亏损的太严重,同时竞争获胜希望渺茫的话,他们也会放弃……坚持并不等同于固执。

    而在内燃机领域里,前景足够大……至于亏损,李氏制铁公司表示现在这点研发亏损完全能承受得起……再说,李氏动力也不是一点进账都没有,他们收购的两家工程设备公司也有着完善的工程设备业务的,这方面也能带来一些营收填补亏空。

    只是,李氏动力的汽油发动机想要真搞出来,乐观估计也得承顺五十年,甚至更久时间。

    短时间内,市面上成熟可用的汽油发动机,只有两家……而其中的河口机械公司的热管点火汽油发动机也只是打酱油的,东西卖出去了不少的,但是钱没赚几个!

    绝大部分市场以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691417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691417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