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九百九十三章 李氏制铁的电气化之路
    罗志学做出了批示后,皇家理工学院以及工业部方面迅速行动了起来。

    如何把先进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并应用,和科研和应用结合起来,并快速转化,在这方面大楚帝国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很快,工业部下属的三大电气公司,即松江电气、应天机电、徐州电气这三家公司找到了皇家理工学院方面,提出了购买新式发电机以及电动机的专利授权。

    在花费了不菲的代价以及后续的分成后,这三家工业部所控制的官办电气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气公司就获得了新式发电机以及电动机的专利授权。

    但是这并没有结束……按照皇家理工学院对外进行专利授权的一贯传统,尤其是那些重要无比,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同时又不涉及到民生,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技术,专利授权一般都是采取来者不拒。

    只要你给钱,那么皇家理工学院就会卖!

    这样既可以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利用社会的广大资源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应用和普及,同时也可以让皇家理工学院回收大量的资金,以弥补该学院天文数字一样的科研经费。

    这也是皇家理工学院对外进行专利授权的时候,一般不会采取唯一专利授权,也不会只收取一次性的专利授权费,而是会在收取专利授权门槛费后,还会收取后续的专利产品分成。

    这一点在当年研发出来了高压蒸汽机,并进行推广的时候就干过,而且干的很不错。

    当年皇家理工学院虽然研发高压蒸汽机花费了海量的科研资金,但是研发成功并开始对外专利授权后,不用几年就收回了所有的研发成本,并大赚了一笔,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皇家理工学院依旧还能收取到蒸汽机领域的诸多专利分成。

    当然,这些专利分成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高压蒸汽机的核心专利分成费用了,因为高压蒸汽机的早期核心专利已经过了十五年的保护期,现在所有楚国个人或组织都能免费使用。

    但是皇家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在后续还进行了蒸汽机的持续研究,又弄出来了不少技术创新和专利,这一部分专利依旧可以给皇家理工学院带来庞大的专利费收入。

    而专利收入,也是维持皇家理工学院每年庞大科研经费投入的主要收入来源。

    皇家理工学院,虽然是官方研究机构,但可不靠官方经费过日子……实际上就官方拨给的那点经费,还不够那些科研疯子做几次试验的……

    皇家理工学院的主要收入,还是依靠数量庞大的专利库,对外授权所收取的专利授权费。

    比如电报这玩意,光是这玩意每年都能给皇家理工学院海量的专利授权费。

    别看电报是官方办的,电报设备是三大电气公司生产的,但不客气的说,电报局也好,三大电气公司也好,都是给皇家理工学院天量的专利授权费。

    首先,三大电气公司生产电报收发设备,实际上就是一个代工厂家而已,他们是根据电报总局的专利授权生产这些电报机,但是无法对外公开销售……而这些电报总局的这些电报技术,来源于皇家理工学院的电报技术技术授权。

    为了获得这些电报技术的专利授权,他们当年一次性给了皇家理工学院一笔不菲的授权金外,后续还需要给予专利分成,这个分成很离谱的……并不是按照电报设备的数量或产生的利润进行分成的,而是按照派发的电报来收费的……而且比例相当高。

    天津到广州的十个字电报,派发价格是一楚元,但是皇家理工学院就要从中收走十分钱。

    一楚元等于十角等于一千楚分。

    简单来说,所有的电报总局的所有电报收入,都需要向皇家理工学院缴纳百分之一的专利费。

    看似百分之一这个比例似乎很小……但是你要知道电报总局可是大楚帝国里仅有的一家电报运营商,这玩意是垄断的,它代表的是整个电报市场。

    而电报技术的专利收入,也只是皇家理工学院的一部分收入而已,甚至占据的比例都不大。

    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各种技术专利多了去,而且几乎所有的专利只要有人要,那么都会进行对外授权……当然一些关乎国防民生的一些技术专利,也只有特定的官办企业才能够获得授权,但是那是官方企业,该交的专利费还是得交。

    皇家理工学院之所以每年都能够投入海量的研发经费,就是依靠着庞大的专利库所产生的专利费用。

    这一次新式发电机以及配套的电动机也不例外,三大电气公司是花费了一定的门槛费,再再加上后续的专利分成费用来获得了这两大技术的授权。

    因为这两大技术不算什么国防民生敏感技术,不需要限定企业,加上推广普及后又能极大的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皇家理工学院对这两大技术的技术授权几乎是敞开的。

    只要你给得起门槛费,然后同意后续的专利分成,那么就可以得到专利授权。

    于是乎,在三大电气公司之后,又有其他企业陆续找上门求购专利授权费……当然了,也不是什么小企业都能找过来。

    皇家理工学院的专利授权也是很黑的,首先是门槛费就不低……伱得一次性给五万楚元的门槛费。

    同时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能够把这两大技术实现工业量产化,并达到一定的销量……而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为了确保销量,纯粹是为了避免后续授权专利费的麻烦,要是随便什么小企业跑过来要专利的话,这专利授权出去了,那么后续的专利分成你要是不给了怎么办?

    或者是隐瞒做假账之类的怎么办?

    虽然皇家理工学院有着整个帝国里最为庞大,最为专业的专利律师团队……能够在你违反协议的时候把你告破产,但是出动律师团队打官司也要成本的。

    人家皇家理工学院也不可能因为你几个铜板的专利费,就出动大律师和你打官司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所以他们为了避免这种事,也会根据不同的专利类型和价值,设置不同的授权门槛。

    而新式发电机,电动机这种足以开创历史的发明,其门槛可不低。

    五万的一次性门槛费外,还需要你的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当你以后违反专利协议的时候,皇家理工学院的律师团队也方便对你发起诉讼,并把专利费拿回来。

    因此真正能够获得新式发电机专利授权的,都是一些大企业。

    其中既有官办企业,也有民办企业。

    而民营企业里就有大名鼎鼎的李氏制铁。

    李氏制铁这家企业,在大楚帝国的工商界里也是属于非常特殊的存在!

    它早些年,乃是大楚帝国里最后一家拥有国防业务资质的私营企业,当年大楚帝国为了推动两广等地区的作战,选择吸纳了当地的一些民间作坊生产各种冷兵器甚至枪炮。

    李氏制铁就是其中一家,后来出现了一些事情导致其他作坊都完蛋了,只剩下李氏制铁一家。

    李氏制铁一直持续给军方生产各种冷兵器,到了承顺十几年后才把武器业务打包出售给两广武器公司,进而失去了国防业务的资质。

    所以,李氏制铁公司,也是大楚帝国里最后一家私营武器公司,在李氏制铁公司之后,大楚帝国里的所有武器业务,都被官办企业给包圆了,并多次整合之后,目前帝国里一共有着六家武器公司。

    出售了武器业务后,李氏制铁主要从事农具,餐具,日用五金等业务,随后投入造船业务,再过来是钢铁,采矿,化工,然后又死磕机床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业务。

    今年年初的时候,随着石油行业大爆发,李氏制铁下属的一个机械公司又转身跑去研发石油开采,提炼设备去了,据说做的还不错,和工业石油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李氏制铁公司,是大楚帝国里罕有的一家非官办,却是在各主要重工业领域里都获得了不菲成绩,在多个领域里都做到前三的私营企业。

    尽管到目前为止,李氏制铁公司的股份里有很多,已经落入了官方资本手中,其中大概有十多个百分点的股份,都是被各地官方财务管理机构直接持有,还有二十多个百分点的股份,则是被官方控制或官方背景的一些投资机构所持有。

    比如江南省养老基金,就大量持有该公司的股份!

    剩下的股份大多也是被各种投资机构,基金持有,真正的个人持股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主要是李氏制铁公司的盘子太大,这企业可是目前国内市值第一的大企业,个人购买的股份也许对于个人而言不算少,但是对于李氏制铁这么大一个盘子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也不是国内的企业就他们最大,而是很多超大规模的官办大企业,要么不上市,要么就是只上市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或几个子公司而已。

    比如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这个超大型企业……李氏制铁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还有江南机械公司,这家公司乃是工业部直属的十多家机械超大型企业之一,其督办的品级可是正三品,旗下光是上市公司就有二十多家,而国内最大的三家电气公司之一的松江电气,就是这家公司孙公司……中间都还隔着一个松江精密机械公司呢。

    大楚帝国的官方资本,才是最大的资本,而掌控这些官方资本的大楚帝国官方,才是最大的资本家。

    只是帝国官方的几乎所有投资,运营行为都不是为了赚钱而已……

    这一点就是私人资本和官方资本的区别了。

    私人资本家的投资行为,是为了追求利润,但是官方资本的所有投资行为,追求的则是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增收税收等等,最终目的是为了稳定乃至加强统治基础。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官方资本,除了最早的那十多年里,后续一直到现在几乎不在轻工业领域里投资的原因。

    但是李氏制铁这种私营企业就不一样了,尽管其很多股份都是被官方资本持有,但是依旧是一家纯正的私营企业,其企业经营权依旧掌控在李氏家族手中。

    他们投资电气化领域,可不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作为一家规模庞大,资金也非常充沛的大型企业,李氏制铁在核心业务之外,也在不断的探索其他的新业务,在很多领域里都会进行投资……

    看到有什么新东西冒出来了,甭管以后能不能成功,先投资了再说。

    这一点也是很多超大企业的通用手段,主业务到了一定程度后,想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就很难,所以会到处撒钱寻找新增长点,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某种新技术出现后,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给干掉了……

    对于这些超大型企业而言,很多时候干掉他们的并不是同行竞争对手,而是看似没啥关系的其他行业的崛起!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为了避免被莫名其妙的新行业给干掉,他们通常会选择在诸多新行业里广撒网……甭管有没有鱼,把网撒下去再说。

    李氏制铁在电气领域的公司也不例外,他们其实在多年前就已经投资收购了一家生产手摇发电机的小公司,主要从事科研、个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691416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691416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