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四十二章 蒸汽时代的浪潮
    当涂机械公司开始小规模生产蒸汽机,并率先在池州煤矿公司进行实际应用,这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大楚邸报上都对这个消息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并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

    这毕竟是蒸汽机研究发明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工业应用,其历史意义非常大。

    这个消息再加上之前陆续铺垫报道的蒸汽机相关消息,也是让更多的人,甚至是普通人陆续得知了蒸汽机的消息。

    至于工业界里更是把蒸汽机传的沸沸扬扬,不仅仅是煤矿企业极为关注,就连一些普通企业也极为关注。

    其中就有苏秦纺织公司。

    作为大楚帝国里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苏秦纺织公司不不仅仅规模大,而且一直都是极为重视技术,这十几年来苏秦纺织公司陆续通过直接投资,参股,自研等方式参与了众多纺织行业相关的技术研发。

    除了纺织行业本身的一些技术研发,他们也极为关注相关产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产业。

    各类纺织机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为此他们长期和帝国内的纺织机研发生产企业汉天机械公司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

    基本模式就是苏秦纺织公司出一部分研发资金或预购合同,汉天机械公司负责技术研发以及生产,然后共享研发成果。

    其中最为典型的成功合作桉例就是骡机!

    骡机,这是一种结合了手工纺织机以及水动力纺纱机优点的新型纺纱机。

    手工纺纱机,在大楚帝国还盘踞在湖广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特点是依旧采用人力,纺纱效率根据型号的不同对比旧式纺纱机提升数倍甚至十余倍。

    就在新型的手工纺纱机研发成功没有多久,汉天机械公司就顺水推舟研发出来了水动力纺纱机。

    水动力的纺纱机一次性能够纺更多的棉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只不过这些水动力纺纱机因为技术限制,纺出来的棉线比较粗,硬,进而织出来的布也都是粗布,质量只能说很一般。

    当然了,虽然质量一般般,但是胜在成本极低,产量极大,更何况在这年头里,哪怕是粗布也大有市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穿得起精细布料衣服的,大部分普通民众的日常穿着,还是以粗布为主。

    水动力纺纱机以及后续出现的水动力织布机,一起掀开了大楚帝国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浪潮,进而席卷全国乃至覆盖了大半个亚洲地区。

    而苏秦纺织公司,就是这一场浪潮里的第二个玩家,并且成长迅速,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纺织公司,持续和汉天纺织公司争夺国内第一大纺织企业的名头。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竞争中击败汉天纺织工公司,他们和汉天机械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双方一起出资研发新型水动力纺纱机,以求研发出来能够纺精细棉纱的新型水动力纺纱机。

    经过数年研发后,终于在承顺十二年成功搞出来了骡机。

    由此,苏秦纺织公司得以用水动力直接生产精细布匹,抢占以往依旧由手工纺纱织布机的中高端市场。

    这也彻底拉开了大楚帝国纺织行业,全面转向机械化生产的浪潮。

    在承顺十二年以前,棉纺行业里其实是机械纺织和手工纺织并重,水动力机械纺织以生产廉价的低端粗布为主,手工纺织则是生产中高端的细布为主。

    然而在承顺十二年之后,骡机的出现,导致了水动力机械设备也能够生产细布,机械生产的成本可远远低于手工生产,后续几年,大楚帝国内的大规模手工纺织业逐渐退出市场,继而出现的是一家又一家大型的纺织工厂。

    不过在家庭作坊行业以及农村地区里依旧大量存在,很多农民根本不管你机制布价格贵不贵……人家都是忙里偷闲,一天做一点,自己种棉花,然后纺纱织布自家用,生产效率低一些人家也无所谓。

    所以,哪怕大楚帝国的纺织行业已经非常庞大,各种工厂多如牛毛,但广大农村地区里依旧有大量人家男耕女织,并没有购买机制布的习惯。

    但是这无所谓,他们购买纺织机也是一样的……就算不购买纺织机,哪怕是购买打造新式纺织机用的零部件也是可以的。

    什么?你说零部件也他娘自己搞……有这技术你还种个屁的田,随便开个小作坊都能赚大钱,再不济你进那些大工程里当个技术人员,也能赚不少。

    所以,哪怕是农村里男耕女织,看似没有参与到市场当中去,然而实际上也参与到了市场,只不过以间接方式,纺织行业没有直接受益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以及部分富裕农民家庭所带来的纺织市场也是极为庞大的,进而催生了大楚帝国的庞大纺织工业。

    截止到现在,大楚帝国国内仅仅是骡机工厂就有五百多家,而这仅仅是骡机发明并应用五年之后而已,说的也仅仅是中大型的骡机厂。

    至于那些只有少量骡机的小纺纱工厂或者说家庭作坊,都没被统计在内……因为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好统计

    其中的大部分中、大型骡机厂,其实也是由原先的水动力纺纱厂改进而来的,纯粹新建的倒是不多。

    但是,骡机厂还在极为快速的速度增加着,恐怕不用几年,骡机厂的规模就能够突破道一千家。

    这可是极为恐怖的数据。

    而除了骡机厂外,还有相配套的织布厂、印染厂,毕竟骡机厂生产的棉纱,而棉纱要变成布匹,还需要经过织布的流程,这个时候布匹也只是纯白布而已。

    要进入市场的话,还需要进行染色,还有一些布匹也会染上一些花纹,以满足市场上的不同需求。

    各种棉纺工厂,包括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以及数量不多的成衣厂(主要生产特殊行业的制服,如工衣、军装等以及各类帐篷等等),这些全部加起来,甭管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整体来说,超过五十人规模的棉纺工厂,数以千计。

    至于五十人规模以下的棉纺工厂或者说家庭作坊……更是难以统计,因为很多还是以家庭作坊的模式,依旧使用手工新式纺纱机、织布机而存在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楚帝国的棉布能够大规模出口,并强势抢占海外市场,甚至引起当地土着抵抗的缘故。

    这产量太尼玛恐怖了,而且成本还极为便宜。

    两者综合起来,对于那些还停留在原始手工纺织的土着国家纺织行业而言,那就是跨纬度的打击,正常的市场竞争根本就竞争不过大楚帝国的布匹。

    这也是为什么一大票土着国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行政手段禁制大楚帝国的布匹进入,以保护他们那脆弱的手工纺织业的缘故。

    而这又引起了和大楚帝国的战争。

    当初的南洋一系列战争以及现在大楚帝国在印度上和当地土着的众多冲突,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么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一直高喊‘自由贸易’的缘故。

    因为大楚帝国的自由贸易,其实是单方面的自由贸易,其他国家真顺着大楚帝国搞自由贸易,那么双方的贸易基本都是逆差,大量财富以及资源会被大楚帝国用各种廉价的工业制品收割。

    在大楚帝国纺织行业大发展的浪潮里,苏秦纺织公司一直都是翘楚,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三十多家综合的纺织工厂。

    这些纺织工厂都是纺纱、织布、印染一体的综合工厂。

    这些工厂遍布全国的每一片重要区域,哪怕是在陕西长安,都有着苏秦纺织公司的分公司,在当地开设有一堆的工厂,不过当地的工厂除了搞棉纺外,主要搞的还是毛纺。

    陕甘地区有大量的羊毛资源,而长安作为帝国在西北地区的政治以及经济重镇,也有算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及配套,所以苏秦纺织公司在这里也设立了分公司,主打毛纺,附带棉纺。

    拥有众多工厂的苏秦纺织公司,在国内纺棉纺产业里,市场份额能够占到百分之十左右。

    可千万别觉得这个数据少!

    实际上这已经非常夸张了,要知道纺织行业其实是很分散的,因为棉纺行业的进入门槛也不算高,因此国内的纺织企业或者说纺织家庭作坊是多如牛毛。

    而运输成本的高昂,也导致了大企业的产品想要进入距离远一些的市场也比较困难,尤其是水运不通的地方,一些大企业所生产的毛利率不高的产品,往往很难进入。

    因为加上运费后,在成本上竞争不过当地小工厂的产品。

    当然,进入门槛高、技术难度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在此列。

    如此情况下,苏秦纺织公司还能够抢占百分之十左右的国内市场,已经颇为不易,能够做到这一点,还是因为他们几乎在全国每一个省份里都会设立工厂,采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策略。

    如果只是在苏州,乃至在江南地区生产布匹,也不可能把苏秦布买遍全国,运费就顶不住。

    不过哪怕苏秦纺织公司已经在全国布局,但是事业中心依旧还在江南。

    这里不仅仅是他们的起家之地,更是因为江南地区是大楚帝国里人口大省、经济重省。

    整个泛江南地区,几乎占据了帝国半数经济产值。

    得江南者得天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在江南地区里的各行业竞争也是最为激烈的,棉纺行业也不例外。

    如此情况下,苏秦纺织公司从来都不敢放松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更是时刻关注着各种新技术的产生。

    而蒸汽机的诞生,同样被苏秦纺织公司严密关注着。

    蒸汽机对于苏秦纺织公司的高层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务,实际上他们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得知蒸汽机的存在,甚至还有高层去过皇家理工学院参观过蒸汽机。

    但是早年的蒸汽机基本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别说普通行业了,就算是煤矿行业都嫌弃……人家宁愿用手工挑水都不愿意要那些原始的蒸汽机。

    苏秦纺织公司的高层早年看过蒸汽机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蒸汽机还早……而现在蒸汽机终于成功的进入了工业界应用,苏秦纺织公司也不得不再一次关注起来。

    还专门派了技术专家到当涂机械公司进行参观考察!

    然后苏秦纺织公司的考察结果却是很不乐观。

    蒸汽机能用吗?

    肯定能用啊,现在的蒸汽机型号已经比较稳定可靠,马力有大有小,有比较适中的十六匹马力的型号,还有比较大型号的三十二匹的型号。

    如果要更大马力的,人家当涂机械公司也能搞。

    从性能上来说,如今的蒸汽机已经完全具备了进入实际应用的价值,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玩意太贵。

    采购成本一台十六匹马力的蒸汽机就要四五千楚元……而同等马力的水动力设备只需要几百楚元……价格相差太大。

    而后期的使用以及维护成本更高。

    水动力设备可不用什么使用成本,毕竟水又不要钱……但是蒸汽机可是要烧煤炭的,而煤炭价格可不便宜。

    维护也是,水动力设备结构简单,虽然部分木制结构需要经常替换,但是替换很容易的,成本也低;蒸汽机了这可是大家伙,而且还是技术非常先进的大家伙,维护不容易,更换设备也不容易……就连替换用的设备都不便宜。

    综合起来,蒸汽机的采购以及使用、维护成本,远远超出水动力设备……这都不是一倍两倍的差距,而是十几倍的差距。

    苏秦纺织公司那边一算……就凉了采购蒸汽机使用的心思。

    真用蒸汽机生产布匹,他们得亏死。

    不过现在不能用,不代表以后不能用。

    毕竟技术会持续发展的,而蒸汽机之所以现在价格昂贵,很大一部分成本也是因为前期的研发以及生产线建设成本高昂,前期的蒸汽机需要摊薄这些成本,以至于价格极为高昂。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蒸汽机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便宜。

    同时煤炭的价格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

    到未来,棉纺行业肯定是能够用上蒸汽机的,而苏秦纺织公司一向来都是一家对新技术很敢兴趣,并且舍得为此花钱的公司。

    哪怕现在蒸汽机对棉纺行业而言没啥卵用,但是他们依旧和当涂机械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一起研发用于纺织行业的低成本蒸汽机。

    这是苏秦纺织公司的一贯手段……甭管有用没用,也甭管啥时候能用上,只要有希望就投钱。

    投钱后一旦有了成果,就能分润研发成果。

    最关键的是能够独占前期的新产品,就和当年的骡机一样,骡机发明的一年内,基本就只有苏秦纺织公司一家所有,因为他们利用当年签订的研发合同,独占了一年汉天机械公司骡机的产能。

    如此也就让苏秦纺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极大的先发优势。

    在低成本蒸汽机上,苏秦纺织公司也想再来一次,其他行业他们管不着,但是纺织行业,尤其是棉纺行业里,他们苏秦纺织公司必须是第一个用上低成本蒸汽机的工厂。

    至于非低成本蒸汽机……你们谁还用就用呗!

    反正根据当涂机械公司给出的改进路线预测,以及苏秦纺织公司自己的判断,蒸汽机想要应用在棉纺行业里,并且让工厂有利所图不至于亏本,少数也得十年以后!

    纺织行业里暂时还用不起蒸汽机,不代表其他行业也用不起,煤炭行业不用说,人家自产煤炭天然就占据了低成本使用优势。

    煤炭成本对于他们而言几乎等于无……

    而其他的矿务企业,一个个也很上心!

    虽然其他矿务企业也需要采购煤炭,有比较高的煤炭使用成本,但是矿务企业却是对蒸汽机有着硬性的需求。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2632653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96/2632653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