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本生记 > 第27章 卷三篇九
    没想到,我也有被送还失物的一天。还是从遗物里分拣出来的。

    送本子回来的还是上次来询问的老熟人。

    这次的来意,居然又和我的老同学有关。

    我最近还吃过他的瓜呢。

    真是意外。没想到学术窃贼除了抢别人的研究,偷他人的论文,还会顺手牵羊我的笔记本。

    这可不是什么研究成果呢,只是一些小说构思妄想罢了。

    不应该有什么被学术窃贼看上的价值呀,是吧?

    和这件事有关,就有价值?悬疑小说里推理的价值吗?的确,这事情属实不符合逻辑。肥皂泡确实是在飘得最高、张力最强的时候最容易破,但是一场舆论风波导致的家庭失和与夫妻吵架,怎么会让一个人选择从研究室的窗户跳下去呢?明明从家里一跃而下是最正常的,毕竟那里楼高嘛。研究所那么老旧,连电梯都没有,一点也不适合自杀。我和您一样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或许让一个人崩溃的,是他的良心吧,如果他有的话。一个从读书期间就抄袭、剽窃、掠夺科研成果的人,可能自己都信了握在手里的就是自己的。或许要直到自己用他人血汗造就的肥皂泡破碎的那一刻,才看清这一场人生美梦,不过都是虚假。

    他就是个自私自利小人而已。

    哦,您不同意我的观点?您是认为虽然他剽窃了别人的思路,但是科研是自己做的吗?那可真是遗憾。

    您不是这个意思?您是说,小人往往顽强,是厚脸皮打不死能忍耐苟且偷生的存在,所以不可能自杀?那我也不太同意,毕竟他给自己定的才子人设是抄袭学长的形象,如果他要贯彻扮演这个形象,那么知耻不是应该的吗?

    本质是本质,皮是皮?我想,任何一个角色,扮演这么多年了,都应该已经自身分不清真假,里外同一。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人设那样的存在,那怎可能如此自信地扮演多年,甚至比原版更加光鲜,就算是老同学见面都不会讶异?

    对,我和他也是老同学,不过上学的时候就没什么联系。我很早就立志将来要写小说了,所以才会把自己的灵感都记到本子里。不过我没有预想到,他会连这个都拿去。毕竟这些桥段设计可不能做课题。

    您问这里面为什么有一些专业性的东西?这个问题您是想反了。我是先为了写小说,所以研究了一些成分与配比,在这个过程中,我决定了未来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而已。

    这里面有些东西看着眼熟?对,肯定眼熟,里面很多桥段是其他悬疑小说中的摘抄,也有我自己突发奇想的设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总有可以通用的东西。

    啊,您是说里面有些东西,现在也可以用得起?那您真是高看我了,写小说的只管构思,至于构思的内容是符合现实还是纯属胡诌,作者本人是不能保证的。

    会不会有人看了小说之后去实践?我不能确定。如果读者认为作者笔下的一切都很真实,甚至照搬到生活中去,说实话,这是对作者最高的赞美与肯定。但是犯罪就是犯罪,我的创作可没有任何鼓励犯罪的意思。

    您说,您看过我的小说?那真是我的荣幸了。您熟悉我的设计,就应该明白这种意外并不属于对我作品的模仿吧?毕竟我从没写过。

    什么,我不是从未写过?那您是不是把我的作品和别人的弄混了呢?

    没有?不可能呀。啊……您说这是我笔记本里的内容?那真是,说不定是我从哪里摘抄来的,日久天长,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如果这件事,真的不是意外的话,那么说不定,这本子就是模仿者一直在使用的,只是放在现场,用我这个作者来转移注意力罢了。

    您也同意这一点,我就放心了。

    我的办公室您可以随意调查。

    ……

    以为是来还遗失物的,没想到,被盘问的反而是我。

    好不容易将对方送走,还得重新整理一下办公室的陈设角落。发自内心地想说,真是的,多耽误工作啊。

    到底是谁拿走的,我已经不在乎了。不过本子还是回来的好。毕竟,对我来说,它总是有用的。

    为了下一步的开展,继续工作。

    “您今天要不就别去了。”随从看着仓央嘉措准备出宫,忍不住出言劝阻。

    “桑杰嘉措刚刚走了啊,我为什么不能出去。”仓央嘉措一边调整衣服,一遍回答。

    “讲经会还没有结束呢……”随从急得不行:“而且,您总是自己到楼上,直到月亮落下才走,实在是时间太紧、太危险了!那汉地姑娘,我就在楼下见过一面,她长什么样我都不记得……她有美到是度母化身,值得您反复照看的程度吗?”

    “她长什么样啊……”仓央嘉措看看镜中的自己,顽皮地将镜架一拨,照出天上月:“她就长这样,你看如何?”

    趁着随从瞠目结舌的时候,仓央嘉措笑着溜出去了。

    路上,仓央嘉措自忖,看到卓玛,就知道是她,是独一无二的她自己。但是要描述她的长相,也不知从哪说起好,那副面孔即使日日相见,在回忆里也遍寻不着。

    说是汉家女子,她未曾受过拘束,连双脚都是天足;说是商队女儿,她又精通文墨,堪称锦心绣口;说是见多识广,她又神态纯真;说是楚楚风貌,她又清姿傲骨……难以比拟,难以描述,而那双饱含痛楚和千山万水的眼睛,自己只在镜中与梦中见过。她或许就是天上月、人间影,唯与心念不眠者偕行。

    心里想着,也不用看路,双脚自是熟稔地走向要去的地方。

    到了楼上,掀起帘子就看到卓玛难得焚了香,正在写些什么。仓央嘉措没有说话,直到卓玛放下笔,才走过去。

    “这是在写什么?”他探头看向纸上娟秀的字体。

    “月光太亮,雪也太亮,让人心绪不宁,就想抄经平复一下。”卓玛给他展示:“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毕竟,我能背过的经文不多。”

    “很好啊,这经讲明了菩萨不断烦恼而证菩提的道理。”仓央嘉措坐下。

    汉地的香方,味道沉静风雅,打一个莲花篆,燃细烟袅袅,颇合适今夜谈经。仓央嘉措觉得,这要比讲经大会更来得心静。

    “都说烦恼即菩提,我初时不明了,直到接触了这经文才懂。凡人要通智慧、度苦厄,非得从自心下手不可。”卓玛轻轻侧首,看着桌上的经文:“不过,为何大德会将这般智慧译为般若呢?”

    “因为在梵语中,智慧就是念作prajna啊,这个词出自瑜伽,意为辨识智慧。”仓央嘉措为她解释:“《瑜伽经》里说,这个辨识智慧中充满了真相。它所获得的直接知识,不同于推理和听来的那类知识,亦可涉及特殊对象。消除无知,则可消除结合。由此,见者可得解脱。”

    “具体来说,应该如何进行消除呢?”

    “持续稳定的辨识能力即是消除之法所在。这个辨识智慧通过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这七重分支,一直到达最后一重‘合神’。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这些是普遍的伟大誓约,不限于生命的形态、空间、时间或场合。”

    “这就是所谓的‘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吧?”卓玛点了点头:“但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存在,时刻通达,是很难做到的。”

    “人很难做到,不代表人做不到。”仓央嘉措说:“如暴力等负面思想,它们源于贪婪、愤怒、妄想,程度或弱、或中、或强,无论是去实行、去煽动、去认同,结果都是无尽的无知和苦痛。因此,如有负面思想扰乱时,就培养反向思想来中和。建立不伤害等反向思想,这些负面思想便会放弃出现。”

    “控制意识啊……”卓玛沉思:“《碧岩录》上说,举僧问赵州‘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赵州云‘急水上打球子,念念不停流’。 既然不停流,那它便有亦可无,这就是一种控制吧。”

    “初生孩子懂什么控制呢?”仓央嘉措笑:“对初生孩子来说,无意识便可做到的事情,是轻而易举的,但对于世间大众来说,还是有意去控制,才能得智慧。这便是意志所在了。毕竟,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不论世间法还是人事,都是佛法。唯有尽了人道,世人才可成佛。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就是六道众生的心,空净自在,不作固执,便是佛菩萨之心。”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5681/7295749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5681/7295749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