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没看过四合院 > 第43章 实行票证制
    九月一日开学季,吴可畏骑车往海淀区大泥湾路82号而去。三个月前,他连毕业考试都还没考,就被京大保送到了京大附中。

    前两天,他已经来过一次,办理了报到入校手续。现在,他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就是上学路有些远,骑车要花四十多分钟。

    原来他是想去在东城区的第二中学,这学校离他家就十几分钟的距离。而且还是座百年老牌的名校!

    可京大领导答应,在京大附中上满两年初高中的课程,就让他进京大。前提条件是,两年之内必须完成初高中的全部课程。

    这个条件让他心动!按照他自己的规划,两年初中毕业,再去上四年中专。所花的时间,和去上京大一样多。那还不如上京大!毕竟中专生再好,也没大学生牛!

    吴可畏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既然有这种好事找上门,他当然点头一口答应。按京大给的这个时间表走,他十八岁就能大学本科毕业。

    他立刻全心身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一点都不敢放松自己。现在晚上他都在驿站空间内,购入大量的初高中教材和名师光盘进行自学。

    他超群的记忆力,再加上比别人多出的九倍时间。两三个月就学完了两年的初中全部课程。

    过了年末,来到了五六年。

    这一年年初,乡村成立农村合作社。将几年前分给农民的土地,从私有变成了集体所有。

    顺义张家村,贾张氏名下的两亩田地也变成了集体所有,她弟弟再也给不了她粮食。

    这一下她慌了神!又听说马上城里也要实行商品凭票供给制,不管购买什么商品,都要凭户口本发票据来供应。

    她想将她户口重新迁入城里。可不管是街道办还是派出所,给她的明确答复是,想将户口迁进城里?他们根本就没这个权利。

    这下贾张氏是欲哭无泪!她再打滚耍泼也无济于事。她家就贾东旭一个人吃商品粮,秦淮茹母子再加上刚出生的女婴,只能去粮站买议价粮吃。比如,去粮站购买商品粮加粮票,标准面粉是一角七分一斤,议价粮就要三角一斤。

    成人每月的定粮是二十八斤,儿童十五斤。有单位在职的职工们,每月还能从单位领补差工种粮。如贾东旭每月能从轧钢厂领十斤粮票,那他每月加起来就是三十八斤粮食。

    而傻柱做为二线食堂职工,每月只能领七斤补差工种粮,加一起每月是三十五斤粮食。

    体力活越重,补差工种粮就越高。整个四合院领最高口粮的是二大爷刘海忠。做为一名打铁的锻工,他每月的口粮是四十二斤。

    整个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全包含在五大票证之中。粮油供应证、商品供应证、副食品供应证,机动券、燃煤证。当然,每年还会单独发布票,棉花票。

    粮油供应证,凭此证件可以去粮站领取粮票油票,或购买主粮、辅粮和食用油。

    商品供应证用此能购买肥皂,火柴,牙膏牙刷,毛巾等等一切日用品。

    副食品供应证,供应如糖类、南北货、烟酒、饼干糕点等副食品。

    机动券可以去菜市场购物豆制品,各种水产鱼类,各种肉类制品。

    燃煤证顾名思义是用于购买燃煤,蜂窝煤所使用。

    还有一些像自行车票、手表票等等购买紧俏商品的票证,就不是普通百姓所能触及到的。

    贾张氏从有土地之人,一下子跌入到尘埃。现在家里什么都有缺口,但最缺少的还是粮票。毕竟别的都还能忍,但饿肚子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三毛钱一斤面粉的议价粮,她贾家还真消费不起。她儿子贾东旭每月工资三十八块六,只能买一百二十多斤的议价面粉。

    她试着去找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商量,希望他能召开一次全院大会,让院里有多余粮票的邻居们,能捐献点给她们贾家。

    易中海早就对贾家有了隔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

    前两个月,邮递员同志来他家里送汇款单。随口问他一句,是不是他有个徒弟也住在这院里?

    易中海好奇地问他:“怎么了?”

    邮递员回答道:“刚才在大院门口,有个年轻人站门口问我,是否是来送易中海的汇款单的?他还说是你徒弟,拉着我一直问汇款单的事情。我们有纪律,不能透露汇款单信息给无关的人。所以,我没理会这个人。”

    易中海听完,心里是“喀噔”一下,如果这把柄被贾家抓住,这还了得。赶紧对邮递员表示,从下个月底开始,他顺路去邮政局柜台上领汇款单,不用邮递员这么辛苦来回跑。

    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容易暴雷的风险。还让他对贾家产生了警惕!这件事一旦被贾家知道,就凭贾家贪得无厌的作派,没他易中海好果子吃。

    现在,他是彻底地远离了贾家这个泥潭。还是老太太有眼力,傻柱比他那个徒弟实在得多。就是脾气犟了点!

    贾东旭其实也料到他师父,突然就对他又开始冷淡的原因。不就是去问了下汇款单的情况吗?看把你老给紧张的!这不就说明,这里面隐藏着猫腻?

    “老易,你以前和老贾是不是好兄弟?咱们两家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我儿子东旭又拜你为师。可如今我们碰上了难事,连你都不肯帮我们?”

    贾张氏先打感情牌!对易中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礼后兵的策略,是她们母子俩个商量半天才决定下的。

    “不是我不帮,而是定粮后谁家都没余粮。再说召集全院为你家捐粮票,那下个月咋办?再下下个月呢?这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你们只能自己想方法开源节流。”

    易中海油泼不进!他如果接下这麻烦事,品尝到甜头的贾张氏,以后就会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行!既然你一大爷见死不救,那我也豁出去了。我去西跨院找吴老头谈谈!我想他会乐意和我交换粮票。”

    贾张氏把心一横,开始威胁起易中海。比起饿肚子,撕破脸也无所谓。至少,把柄还握在她的手上。

    易中海一拍桌子,“啪”得一声大响,将贾张氏吓得都跳了起来。

    易中易脸色铁青,用手指着她大吼道:“你想威胁我?我易中海人正不怕影子歪!说出去有多少人会相信你的话?可你别忘了,你儿子还在我手下干活。”

    “老易,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我能说出这种气话?这你都不肯帮我们。”贾张氏点到为止,开始又说软话。真要拼个鱼死网破,为此也不值当。

    易中海的脸色也顿缓,他站起来说道:“以前那几天去西跨院,是去找吴老头的罪证。以后这种事不许再提!不然,对你家也没好处。”

    他停顿了一会,又说道:“我这有二十斤玉米面,你先拿回去应应急。你再买些棒子面掺合着吃,也能对付一个多月。棒子面议价也只要九分钱一斤,穷也有穷的过法。”

    贾张氏脸上陪着笑,心里却大骂易中海。

    玛德!棒子面这东西是连芯一起轧成粉,粗糙的咽都咽不下去。在农村只能喂给猪吃!易中海居然要自己吃这个?

    等贾张氏拎着二十斤玉米面回了西厢房,将事情和儿子这么一说,贾东旭也变了脸色。

    他这个师父天天大米白面吃着,居然要自己这个徒弟吃棒子面?拿二十斤玉米面就想打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742/7051272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742/7051272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