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穿越古代科举当官 > 第 19 章
    听了谢继宁这话,刘方杰兴趣来了,随口出题就开始考教,果然谢继宁对答如流,正打算深入问,就听见下人来请吃饭了。

    刘方杰意犹未尽,说道:“也罢,明天再问吧,今天天冷,您们又来得远。”

    说完率先起身,然后邀请谢老三等人一起往饭桌上走一边走,一边和谢老三搭话:“家里秋收怎么样,今年年关可好过”

    谢老三一一回答:“今年的年成不错,多亏了宁哥儿想出一个积农家肥的方法,准备了很多肥料,明年庄稼的肥料不愁了。”

    “先生您是不知道,宁哥儿可聪明了,他将那积肥的法子告诉了其他村的人,为家里换来了十多亩荒地呢!”

    刘方杰好奇:“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光刘方杰好奇,应文也好奇,就在后面仔仔细细的听,不同于应武年纪小,还一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应文由于年岁渐长,加上刘方杰对这个大孙子教导有方,不单单教导他在学问上面用功夫,在经世致用上同样很是重视。

    刘方杰为官多年,辗转多地,深知农事的重要性,刘应文得其教导,对这方面非常重视,也知道那句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所以得知关于农家肥的事情,他特别关注。

    只应武还小,不知道这些,就和谢继宁打打闹闹,说起了哪吒。

    谢老三谢如方在刘方杰面前一向有点拘谨,找不到话说,这下见他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就打起精神来打算好好说:

    “先生您有所不知,这宁哥儿啊,打小就孝顺,见我为肥料发愁就……”

    一直说这个事情,刘方杰听得认真,就连自己一直坚持的食不言寝不语都放弃了。一边吃饭一边听谢老三说,谢老三说停下了,

    谢如方接着说道“到后面,不仅仅是板桥的人,就连桥头的人都来我家换积肥的方法,冬至之前我们家全家人都去教人弄农家肥,远的地方是一族一村一起教,我家那荒地现在还有好多人呢?”

    应文应武佩服的看着谢继宁,谢继宁自己用这个方法给家里换了好多劳动力,真的好厉害啊!

    就连刘方杰对这件事都很赞扬,表扬谢继宁道:“宁哥儿,你小小年纪能够想出积肥的方法为长辈分忧,很好,是一个好孩子”

    师父这样正式的表扬,将谢继宁弄得不好意思了,虽然从一开始,刘方杰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鼓励表扬的老师,但是每一次他的表扬都让谢继宁害羞又心底暖洋洋的。

    刘方杰又道“愿意将方法分享出去这也很好,造福乡里,宁哥儿,谢老伯,您们家愿意把这个方法告诉更多的人吗,可能不会有人去帮你家干活了。”

    谢老三连忙说:“当然可以,您说给谁就给谁,我亲自去教。”

    刘方杰笑了一下说道:“还真的可能你去教呢?宁哥儿你将这个方法记下来,我将这件事告诉知县大人去,也寄一份去给你师兄。”

    谢继宁接口道:“师父,方法全部过程我都有记录,等一下抄写一份寄给师兄就行。”说罢让人去房间将自己的书箱拿来。

    谢继宁将自己记录的实验过程,一些小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全部拿出来,刘方杰和应文打开一看,发现谢继宁做的这一份记录非常详实,分成两份。

    第一份叫做实验记录,摊开来看,只见上面记载了几次实验的对比,以及随着时间的发展,肥料发酵到什么样子,不同的农家肥和不同的新鲜的野草还有落叶腐叶堆出来的效果。

    用细细的墨线画出格子,将每一种的配比都记录了,看起来一目了然,刘方杰敏感的感觉到这种表格的好处,用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用。

    比如记账等,这一闪而过的想法刘方杰按下不表,接着看第二份。

    第二份就是一整个完整的制作过程了,从选择材料开始,推荐的各种材料详细记录,以及每一个过程,甚至连坑的图形都画出来了的,让就算是不懂农事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同时还在后面表明了注意事项,温度过高会有危险,发酵的时间把握不好会烧肥,这样就没有效果

    刘方杰心里感慨,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宿慧之人,自己这个徒弟,天资聪颖,年方八岁,就这样聪明,这样周到。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自己这个徒弟未来必将出类拔萃。

    让谢继宁将东西都收起来之后,刘方杰对谢老三说,您二位就留在县城几天,我和赵知县商量一下此事,后面可能会穿您们对答,谢老三欣然答应。

    谢继宁虽然感觉肥料重要,但是他心目中没有概念,在现代大家讨论的是种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科学种植,化肥等等,这些内容通常是在新闻里面,还是不太受欢迎的新闻。

    来这个世界几年了,对他来说,肥料真的不算一件大事情,实验记录只是他的习惯而已。

    结果家人特别重视,谢继宁还以为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务农为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所以才觉得重要,

    结果刘方杰的表现,让谢继宁拔高了对农事的重视,连刘方杰这样的家庭都认为肥料重要,足以见得,这个社会的产量有多低,不仅仅是因为板桥穷山恶水,土地不

    肥沃,其他地区也同样产量低。

    谢继宁开始意识到,这样的时代,大多数人家都过得不好,都是依靠着那一点点土地的产出,都穷,比自己家还穷,而自己能做的有很多。

    冬至的第二天,刘方杰就将拜帖递到赵知县那里了,赵知县一看内容,大喜,立即叫来师爷和县丞等人说明此事;

    县丞道:“假如肥料足够,每亩将增加收成两到三成,打理得精细一些,就算是四成也是可以想的,”

    师爷也接口道:“一亩廋田亩产一石、一石半水稻,精耕细作的肥田亩产三石稻,地太瘦,收成还不够种子,如果肥料足够,那瘦田也可以变成肥田,收成将大大增加。”

    “还有许多山地,坡地,一旦肥料够,都种上玉米,这样,粮食将会大大增加,玉米杆还可以喂牲口,耕地吃肉就不愁了。”

    “大人,这个肥料的方法可是真的,可否经过验证。”

    赵知县道:“这是刘山长送来的,经过验证了,县里治下的板桥桥头大部分地区以及会做了 ,那些人都是老农,肥料好不好还是能看得出来了。”

    “大人,不如将人传来问问,如果是真的,就县里推广,此事一旦成了,那我们县将大大进步,每年冬天老了的人也会少一点。”

    说道此处,在场几人都心有戚戚,每年天冷,不管是县城还是乡下,都会有不少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因为冷和饿,过不了这个年关。

    事关明年的春耕,赵知县当即决定,立即让人去传谢家人来一探究竟。

    衙门里来人的时候,谢老三和谢如方都特别紧张,刘方杰道:“如何答对我已经和您二位说过了,不必害怕,这是好事情。”

    谢老三父子也知道是一件好事情,但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之前谢继宁拜师虽然人多,但是他们不是主角,当时他们光顾着高兴了,都想不起来紧张,事情也就那么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599/7047473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599/7047473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