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初唐风流 > 第89章 巧合
    晋阳

    一脸尘沙的新任并州行军大总管飞速到任,她是当初晋阳李家三小姐。

    这片沃土上的人民,无论何时都不曾忘记爱吃瓜看热闹的本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更是人声鼎沸。

    李木兰是纯正的本地人,这便是晋阳人杰地灵的明证。不仅要在青史上大书特书,晋阳本地的地方志更是眼巴巴地添东西。

    最近几日,什么李家三小姐生来大力,女生男相,三岁开弓五岁开弓之类的传闻四起。就连原本传说中伴随李世民出生而来的凤凰,也被安在了李木兰头上。

    女将军出生自带凤凰,好像也说得过去。

    晋阳出了个皇帝,还出了个女将军,城中百姓提起这茬都满带笑意。皇帝常有,巾帼将军和女子军队可是古往今来头一遭,当真蝎子粑粑独一份。

    羽林军驻扎在城外大营中,男女有别,如今扩编的平阳军不便过去,便在城南新建一处军营,正巧可以锻炼一下这帮新军安营扎寨的本事。

    晨光寥寥,月亮仍虚掩在天际。晋阳城下早已有许多百姓排队等着开城门。他们是从各地赶回来的流民,如今晋阳光复,他们也要重回故土。

    李木兰带着十数亲兵低调进城,城门处的百姓看到一群身穿铠甲的女子,心中已经有些狐疑。

    直到其中一人认出,中间那高挑胜过男儿,不施粉黛却貌比天仙的女子,可不就是当初在晋阳城中骑马飞奔的李家三小姐么。

    他当即大喊道,“快看,中间那就是李家三小姐”

    “胡说什么,现在该叫公主了”

    “你才瞎说,在咱们晋阳,她永远是李三小姐”

    一群男子竟然因为对李木兰的称呼都能吵起来,足见她的人气之高。

    直到一个抱着孩子背着包袱的中年妇女开口,高企的音调在一群男子的吵闹中清晰可闻,“我看呐,还是李将军最合适。昔日的李三小姐,现在是护卫晋阳的李将军了”

    “……”

    “我看这个说法好,就该叫李将军”

    “是极是极,就要叫李将军,女将军,多霸气啊”

    吵闹的人群似乎突然达成了合意,冲着李木兰行走的方向,喊着“李将军”。

    一开始三三两两的声音有些怯生生的,随后更多人声加入,声音都变得整齐而洪亮。

    “李将军,李将军,李将军……”

    这下李木兰想低调都不行了,转身看向被守城官兵拦住的百姓们,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声音却卡在喉头怎么也发不出来。

    她顿住马,望着激情洋溢呼喊着的百姓,良久轻轻一拱手,偏着头快速骑马进城了。

    李木兰的眼中点点白光闪现,牧守故乡寸功未立,便已经得到了家乡父老这般支持,她既感动又有些羞愧。

    感动在于,晋阳百姓是真拿她当晋阳的女儿,而不是大唐的公主。她追求多年的认可,在自己的家乡得到了餍足。

    羞愧在于,今日场景近乎于荣归故里享受夹道欢迎了。可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备受苦难仍心向大唐的百姓们来说,太少了。

    这样的热情,她受之有愧。

    毕竟,收复并州之战,首功在二弟李世民。她不过是献策在美良川胜了一场,这还是宇文禅指点的结果。

    李木兰自觉愧对晋阳父老,只能快些逃避过去。她心中暗下决心,如今大战结束,她要尽早让并州恢复生息,不能让这般拥护自己的百姓过苦日子!

    晋阳城中,曾经的唐王府早在宋金刚率军破城的时候便被洗劫一空,晋阳行宫后来被刘武周征用,保存还算完好。

    唐王府中本保留了李木兰的闺房,只是她搬到长安之后随身之物都带走了,房间被糟蹋过也不太心疼。唐军光复之后,李世民已经命人在唐王府中彻底收拾打理了一番。

    李木兰只需在晋阳府衙中呆上一段时日,过些时候唐王府修缮完工了搬回去即可。

    李世民留下的部队是大唐讨贼军中的左三府,统军是郑国降将,大名鼎鼎的瓦岗程知节。当然,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程咬金。

    晋阳府衙,身形壮实的程知节已经在焦急等待,方才城门守卫来报,新任并州行军总管已经到任。程知节也是今日才知道,自己的新上司居然是平阳公主。

    前几个月,平阳公主刚到军中的时候,还向他们这些老将们请教过如何带兵作训打仗之类的事情。

    一转眼,讨贼军中的战友,不通军事的平阳公主,也成了自己上司,让程知节觉得颇有些玄幻色彩。

    他感叹的是,李家人,果真厉害。

    今晨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潞州的信件,那人拿着千牛卫的信物,说是要交给秦王殿下。

    这种事情程知节一个代理守将实在不想插手,如今李木兰来了,正好可以交给她处置。

    等不多时,门外通报,李木兰已经到了晋阳府衙,程知节连忙带人出去迎接。

    他外表粗犷,内心却如张飞绣花一般细腻,辗转多个势力都如鱼得水。对于自己和李木兰身份上的转变,他适应得很快。

    “见过军帅”,程知节带头行礼。

    “程将军请起”,李木兰虚空一抬手,面容和煦地示意程咬金不必多礼。

    “公主当真是女中豪杰啊,前些月数还是军中的后生,如今已是大破尉迟敬德,统兵一方的军中节帅了”,程知节真诚感叹道。

    “哪里,木兰还有诸多不通之处,仰赖将军指点”

    “属下当知无不言”

    程知节两旁,分别站着两位年轻的副将。

    这两人李木兰都很眼熟,左侧那年轻公子是自己堂弟,十八岁的李道宗,也是在并州战场上献策立过功的。

    右边那稍大些的青年是秦王府的幕僚侯君集,被李世民留在程知节军中。

    如今的属下都是往日眼熟的人,李木兰那种初到任的忐忑减轻了些。她的身量比之李道宗还要高出一些,上前轻轻拍打他的肩膀,“道宗弟弟,如今也在军中独当一面了”

    “军帅,末将才疏学浅资历尚缺,如今跟在程校尉身边见习”,李道宗一板一眼地说着,神情颇为严肃,似乎要在大姐姐面前装大人假成熟一般。

    军府,也叫做折冲校尉府,左三府统军程知节,自然就是正四品下的折冲校尉。

    至于李木兰,公主是正一品爵位,她现在的官职是代理并州行军大总管,行并州大都督府都护职事,算是名义上的正三品,实质上的从三品。

    并州是刚收回来的土地,自然要先由大唐官军管一段时日,整饬好了再交由地方军管辖。

    “那你好好学”,李木兰笑着说道。

    “侯先生,你也到程将军手下了?”

    “蒙秦王信重,下官如今在左三府军中任参军,做些文书活计”

    “殿下,您是不知道,秦王派给我老程侯先生,就如同瞌睡来了送枕头,可解了我许多烦心事啊”,程知节爽朗笑道。

    李木兰知道眼前程知节是个能武不能文的,身边确实就需要个房玄龄杜如晦这般的文书人才,李世民当然不可能将杜如晦派给他,如今有了侯君集也算解燃眉之急了。

    “哈哈,那便好,咱们进去说”,李木兰说着。

    “好,你看我老程,一高兴都把这事忘了,军帅请”

    “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134/7037759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134/7037759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