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 第38章 抵达长安
    武德七年六月二十七。

    天将微亮,林尘已经收拾已定,大包小包带了不少,挂在驴背上,手握老爹的横刀,在老爹老娘的叮嘱中,拉开屋门准备出发。

    “羊娃?你咋在这?”

    “嘿嘿,我要和你一起去长安!”

    此时的林洋同样背着一个大包裹,站在林尘家门口,咧着嘴同林尘说道。

    身后的老爹老娘并未诧异,看来是早就知道了,合着就他被蒙在鼓里。

    “你答你娘同意啊?”

    “同意!林尘呐,叔看得出来,你是个有出息的,就带着羊娃吧,你路上也好有个伴,娃大了就该出去闯闯,一辈子窝在这穷沟沟,注定没啥出息。

    离家后,你说啥就是啥,不听话你就给我揍他,只要不打死,打残了你给我送回来,叔继续养着他,也觉不怨你!”

    原来广财叔两口子也跟过来了,听广财叔话说到这份上了,林尘还能咋个办,只能暗叹:“这能当斥候的,脑子就是灵光!”

    这样也好,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路上倒是不那么孤寂了,时候不早了,林尘也不多磨叽,在两位娘亲低声垂泪中,两位少年郎第一次离开了家乡,奔向陌生的远方。

    从平利到长安,实际上的直线距离并没有多远,后世驾车上高速,不过三个小时的路程。

    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短的一段距离,关键就在于秦岭,想要翻越秦岭,可不容易。

    目前最好走的莫过于子午道了,这也是长安入蜀地的唯一通道,崖壁铺桥,险峻非常。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打了一辈子,都没走出这条道,这也是着名的「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中送荔枝的道路,刘敏回长安就是走的这条路。

    古代能被称之为道的,那算是比较宽敞好走的路了,说明它可以容纳至少两车通行。

    道上面是路,路则是三轨车道,比道小的叫途,属于单车道,再小的还有径,这是不能通车的小路,步行或者推独轮车可行。

    虽然子午道相对好走一些,如果林尘是在蜀中的话,也一定会走这条道,可身在金州,林尘就还有另一种选择。

    那就是走终南山一线的库古道,由金州到旬阳再过镇安到柞水,最后到达长安南的库硲口,也就是着名的蓝田县和长安县交界处。

    实际上这条道现在还不能称之为道,要一直等到元朝时,才会被正式开辟为道。

    现在的话,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径,供一些行脚商人通行。

    林尘之所以选这条路,没别的原因,就是快,走子午道,像是刘敏那般坐着马车慢悠悠的行走,差不多需要七八天。

    而如林尘两人一般步行,差不多十天多左右,林尘可不想走那么久,选择库古道的话,不出意外五到七天左右就该到了。

    至于说走小路会不会不安全,有山贼或者猛兽什么的,这种顾虑确实是对的。

    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几率不大。

    先说猛兽,在古代像是路、道一级别的路,路旁十步以内所有树木是要被砍伐的,所以一般大型猛兽基本不会出现在路上。

    当然像是李白那种,专爱往小树林钻的,碰到猛虎那也不稀奇。

    再说山贼什么的,别处不敢说,这里离长安那么近,而且当下百姓有田有地的,哪个乐意当山贼呀。

    有那本事,跟着唐军去打仗不好么,现在的唐军那可是常胜军,打顺风仗不比山贼收益高。

    退一万步讲,凭着林尘林洋两人此时的身手,寻常毛贼还真不够看,特别是林尘,现在就是和林广财硬碰硬,他也绝对不虚,只是技巧经验上或许欠缺点。

    就这样的两个人,遇着山贼还不知道谁打劫谁呢?

    尽管早有准备,可真正走这么一遍,林尘林洋还是吃尽了苦头。

    整整七天,脚上的水泡挑了又长,再长再挑,困了席地而睡,饿了吃干粮,渴了饮山泉,一路上没有任何补给。

    更倒霉的是,偏偏还有一天是下雨的,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就这一天功夫,这两个初出樊笼的雏鸟,便折腾的不似人形了。

    从库谷口出来时,活脱脱两个逃荒的难民,不说别人,两人自己见了对方都嫌弃。

    站在这不知是长安县还是蓝田县的土地上,两人长舒口气的同时,望着彼此哈哈大笑!

    找了一处水源地,两人好一阵捯饬,总算能见得人了,两人没有直接往北进入城内,而是先到引镇,再从正东边的春明门进入,目标明确直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5885/70303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5885/70303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