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华夏真相集 > 第七十九集 李郭之乱
    奸贼乱政,汉室倾颓。

    初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长安发生地震。董卓以为天降凶兆,因向蔡邕询问应对之策。

    蔡邕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董卓非常看重蔡邕才学,十分厚待,每次宴会,都会令蔡邕主持,并弹琴以助酒兴。蔡邕努力匡正董卓言行,董卓却很少采纳,蔡邕便生辞官归乡之意。

    时有车师王侍子在京,与董卓相厚,仗太师之势多次犯法。司隶校尉赵谦抓来判罪,将侍子斩杀。董卓非常生气,但一直敬畏赵谦,便将都官从事抓来杀害,以此报复。

    二年十月,太史令望气,报说不久会有大臣被诛。

    董卓害怕预言应验己身,想起卫尉张温曾与自己不和,便指使党羽诬陷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押送集市,活活鞭死。

    张温冤死,何颙、郑泰等痛恨,采用荀攸意见,遣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伍孚慨然应允,乃在衣底藏刀,去见董卓。

    董卓亲切接见,谈毕政事亲送伍孚出府,在阁道中手抚伍孚肩膀,十分亲密。

    伍孚突然抽刀,刺向董卓。未料董卓武功卓绝,当即退步避开,疾呼卫兵将伍孚执下。

    董卓大骂道:你欲造反耶?

    伍孚厉声说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

    董卓大怒,立命砍为肉酱,查办同党。结果何颙、荀攸入狱,郑泰、华歆逃奔袁术。

    司徒王允本是董卓心腹,此时亦转向对立,并同司隶校尉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要杀死董卓。

    诸臣在王允府中连日商议,因闻董卓部下骑都尉李肃因未升职怀怨,便使其出面,连络中郎将吕布,以为杀董内应。李肃奉命往说吕布,吕布从之。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晨,献帝祭天,使人至郿坞相请董卓前来主祭。

    董卓不疑有他,乘车前往皇宫,吕布随从护卫。

    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李肃等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伤其手臂,跌下车来。

    董卓身上甲重,挣扎不起,便回头疾呼:吕布何在?

    吕布上前,掏出诏书,冲董卓随从喊道:有诏讨贼,弃械归降者不杀!

    董卓方知吕布背叛,大骂道: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不答,率众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随从众军不敢反抗,就此缴械。王允即发信使往各有司,送达殄灭国贼诏书。

    董卓死讯传出,满城高呼万岁,百姓载歌载舞;富户则将珠宝换成酒肉,阖家庆祝。

    镜头转换,按下长安兵变,复说关东诸郡。

    初平二年,青州黄巾军复又大起,聚三十万之众攻打渤海郡,准备与黑山军会合。降虏校尉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从驻地幽州迎击黄巾,于东光展开激战。

    公孙瓒白马银枪,奋其神勇,大破黄巾贼众,斩首三万余级。

    黄巾军大溃,由是尽弃辎重,南渡黄河。公孙瓒又于黄河边设伏,待黄巾半渡之时突然出击。黄巾军被杀及溺于水中死者又数万,血流成河。

    经过此战,公孙瓒俘虏黄巾人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计其数,由此声势大壮。

    渤海太守袁绍见冀州牧韩馥才具平庸,起意谋取冀州。乃从谋士逢纪之议,唆使公孙瓒攻打冀州,自己却又充作调解之人,便于从中取利。

    公孙瓒亦早对冀州垂涎,欣然引军往击。韩馥出战不利,惶恐不安。

    袁绍乘机使外甥高干,及韩馥素为亲近谋士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向韩馥陈说利害,劝将冀州让与自己,以保平安。

    韩馥为人懦弱,欲托庇袁绍自保,乃不顾部下极力反对,将冀州牧让与袁绍。

    袁绍以诡计诈取冀州,由是自领冀州牧,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又招引冀州名士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以许攸、荀谌等为谋士。从此南据黄河,北依燕代,虎视中原,势力大振。

    韩馥让掉冀州,并未因此得安,不久逃至陈留太守张邈处。袁绍使人至张邈处议事,韩馥以为将要图己,惊惧自杀而死。

    公孙瓒派从弟公孙越往讨冀州,被袁绍暗遣部下周昂杀死。公孙瓒大怒,随即出兵进攻打冀州。公孙瓒因曾大破黄巾,威名正盛,冀州郡县纷纷反叛袁绍归附。

    袁绍畏其兵威,授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公孙范至郡,反以渤海郡兵进攻袁绍。

    公孙瓒以部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内郡县守令,兵锋极盛。次年春,因与袁绍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袁绍命大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强驽千张为前锋。

    公孙瓒轻其兵少,纵骑冲击。麴义之兵伏于盾下,弓矢齐发,遂大败公孙瓒军,斩其大将严纲,获首级千余。袁绍军乘势追至界桥,公孙瓒回身再战,复又大败,只得引军而回。

    当年十月,两军大战于龙凑。公孙瓒军又被袁绍击败,由是退回幽州,再无力发动进攻。

    镜头闪回,便在两军大战之时,刘备登场。

    字幕:刘备,字玄德,涿郡人,汉室宗亲。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早亡,无有官职。只因家道败落,刘备自少年时便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五丈余,远望幢幢仿佛车盖。刘备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时,便指其桑树道:我若来日发迹,定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刘子敬从此路过,正好听到耳中,于是喝道:休要乱言,使我一家枉遭灭门之罪。

    刘备十五岁时,母亲命外出游学。便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同拜同郡卢植为师。

    刘德然父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对妻子说道:族中有此子,定能光大我门。

    刘备与公孙瓒结为好友,视其为兄。因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又喜结交豪杰,故此当地豪侠都来争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见到刘备,给其资助,刘备得以集结数百人众。

    二十四岁时,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又于中平五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尉。因鞭打督邮,与部将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大将军何进派毋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后任高唐令。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旧是同窗好友公孙瓒。

    闪回结束,两位同窗就此重聚。

    公孙瓒刚被袁绍击败,得刘、关、张三人来投大喜,便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当时孙坚已死,刘备方才做到其当年初破黄巾时所任职务。

    初平二年,刘备奉公孙瓒之命,与青州刺史田楷联手,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因累次建立功勋,公孙瓒表奏刘备为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在平原县任内,刘备外御贼寇,在内乐善好施,与普通百姓同席而坐,由此深得人心。

    郡民富豪刘平不服刘备,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刺客登堂入室,刘备毫不知情,对其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坦露实情离去。

    刘备因好结交豪杰,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友善。为平原相时,便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使二人分统部曲。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时有常山赵云字子龙,乃兵家门掌门左慈弟子,引本郡吏兵来投公孙瓒,并道:今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故不为乎袁公,私明将军也。

    刘备时在座中,见而奇之,深加接纳。赵云遂从刘备前至平原,为刘备招募训练骑兵。

    此时袁术占据天下第一大郡南阳,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因与袁绍有隙,便连结公孙瓒为盟,意欲图之。而袁绍连接刘表,天下豪桀亦多附于袁绍。

    袁术自恃嫡出,怒道: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袁绍生母微贱,其亦非袁氏之子。

    长沙人桓阶前往襄阳来见刘表,请讨孙坚尸骸归葬原籍,刘表感其忠义许之。孙坚兄子孙贲遂为叔父下葬发丧,然后率其士众归附袁术,被袁术表奏为豫州刺史。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群雄,复说朝堂之事。

    董卓被诛,王允召集阖朝文武置酒庆贺。席间说起计杀董卓之事,众官无不赞叹称贺。

    侍中蔡邕时在座中,想起董卓对自己礼遇好处,不由发出一声叹息,脸现悲戚之色。

    王允见此情状勃然大怒,起身离座呵斥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蔡邕本来暗自叹息,未料被王允识破行藏,由是并无一语可答。

    王允怒气更炽,遂命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蔡邕深知王允当初阿附董卓,此时是要杀人灭口。于是深自后悔,便在狱中递上辞表,卑辞向王允道歉,甘受刑罚,以求完成汉史。

    朝野士大夫闻知,大多皆怀同情,欲图共同营救蔡邕,王允皆都不许。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道:蔡伯喈乃是旷世奇才,清楚汉朝故事,当使其续写《汉史》所未载后汉之事,成为国之重典。且其忠诚仁孝,名声素着于天下,获罪也无缘由,不过于座中一声叹息而已,又无几人听见。公无罪而杀之,岂非自堕威望乎?

    王允被问得面红耳赤,过半晌方才答道:昔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其成毁谤之书,流传后世。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固,不能使奸谄之臣舞文弄墨于幼主之侧。若使其完成汉史,则既不能增益圣上之德,又令我等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愤然告辞离去,回府后对门客叹道: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王允其能久乎!

    其后不久,蔡邕遂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群臣及天下士子闻之,无有不为其哭泣者。

    当时少帝刘辩化名诸葛亮,正在隆中以躬耕陇亩为名,日夜研习水镜先生司马徽所授鬼谷子秘籍,以及假岳父黄承彦所传匠门机巧之能。忽闻庞德公说到蔡邕已亡,不由放声大哭,数日不食;复思少年时伙伴蔡琰,更是不能自已。

    郑玄听闻蔡邕死讯,亦仰天叹道: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兖州、陈留郡间儒生文士,都画蔡邕遗像以悼之。

    司隶校尉黄琬曾与王允同谋诛杀董卓,此番闻其害死蔡邕,不由恨极,由是再不与王允私下有任何往来。因暗叹道:此人心胸狭隘如此,以一己之私图害天下文魁,上天岂无报应!

    画外音:其后不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杀返长安,吕布败走山东。王允果被李、郭二人逼死,且被诛全家,只落得香烟不存,后嗣灭绝,果应黄琬之言。而在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之后,亦收捕黄琬下狱,不久遇害,时年五十二岁。

    镜头闪回,按下王允,复说朱儁。

    当初董卓入关之时,留下朱儁把守雒阳,而朱儁潜与山东诸将通谋,欲作内应。其后关东联军相互攻杀离散,朱儁惧为董卓所袭,由此出奔荆州。

    董卓深以为恨,乃命弘农杨懿为河南尹,以为长安东部屏藩。

    朱儁闻说董卓已至长安,复引兵还归洛阳,进击杨懿。只交手一合,杨懿不敌战神朱儁,败逃关中。朱儁向东屯驻中牟,移书河南州郡,向各处郡守州牧请借兵马以讨董卓。

    徐州刺史陶谦率先响应,遣精兵三千助之;其余州郡,亦有所给。

    董卓闻说联军又来,遂命李傕、郭汜屯驻河南拒之。朱儁自知众寡不敌,于是停留不进。

    初平三年,李傕、郭汜攻破长安。

    百官多数逃避躲死,惟有司空种拂引数百禁军挥剑而出,与李傕交锋,战死阵前。

    李傕、郭汜入朝,先杀王允及其全家,继而大力清除异己,就此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闪回结束,朱儁驻军中牟,兵指关中。

    陶谦同诸豪共举朱儁为太师,并传檄各州牧伯,相邀一同讨伐李傕,奉迎天子。

    李傕闻说大惊,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计策,派人用天子诏书,征召朱儁入朝。

    诏书下达,中牟军吏将士都不愿入关,皆劝与陶谦联合。朱儁却道:今天子在李傕等手中,彼便假天子命令召唤臣子,为臣者尚应不俟驾而往,况是天子亲手诏命乎?且李傕、郭汜乃是奸乱小人,樊稠、张济亦是平庸无用之辈,皆无远谋,又势力相等,变乱必生。我应打入其内部,乘其不备突然行动,则大事可成矣。

    当下辞谢陶谦,奉诏入京,任为太仆。

    汉献帝见朱儁入朝,知其忠贞无二,由是心下大定,便即依为柱石,欲靠其铲除国贼。不久便借天降灾异之故,罢免周忠太尉之职,使太仆朱儁接替太尉之职,并使录尚书事。

    兴平元年秋,朱儁因日食免职,奉命代理骠骑将军职务,持节镇抚关东。

    献帝不动声色,将部分军权交到朱儁手中,又借故山东道路不通,不使其离京出行。

    兴平二年二月,朱儁用计挑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之间生隙内斗。

    西凉军由是内讧,先是李傕杀死樊稠,郭汜由此自疑。朱儁因知郭妻善妒,又施妙计,通过郭妻离间其夫,使与李傕相互攻杀,长安由此大乱。

    李傕天生无赖兼且胆大,竟劫持汉献帝到营。郭汜随即劫持文武百官到营,与李傕对峙。

    献帝传命朱儁与太尉杨彪等重臣至营说服郭汜,使其与李傕和解。但郭汜不肯,反而扣留朱儁、杨彪等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猛,当日愤怒发病而死。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说江湖。

    自朱儁应征入朝之后,黄巾余党以为再无对手,便在首领管亥率领下攻打北海。

    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本郡勇将太史慈突围,到平原去向刘备求救。

    刘备惊对关、张、赵三人道:孔融乃天下名士,圣人之后,居然知道世上有我刘备耶!

    便即点齐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来至,又兼关羽、张飞、赵云皆都是万人之敌,稍被冲突便都四散而逃,北海就此得以解围。

    此后袁绍攻打公孙瓒,刘备与田楷屯兵齐郡,以为公孙瓒声援。

    复说吕布,当初败给李傕、郭汜,单戟匹马奔出武关,来南阳投奔袁术。

    袁术以为得此天下第一猛将,必可成就霸业,于是非常厚待。其后并州部众渐渐来投,吕布重新得势,并仗对袁氏有功,纵兵劫掠,袁术以之为患。

    南阳众将皆怒,吕布由此不安,遂弃袁术,去投并州张杨。后因李傕等通缉急迫,吕布因怕被张杨出卖,复又投奔袁绍。

    扬州刺史陈温病死,袁绍派袁遗领扬州刺史,被袁术派兵截击打败。袁遗逃到沛国,被士兵所杀,袁术便以下邳陈瑀为扬州刺史。

    徐州牧陶谦呼应袁术于聊城之西,反为曹操、袁绍夹击,以至大败。

    兴平元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便约刘备,率关、张、赵三将,前往救援徐州。

    刘备自有兵千余,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稍具气势。到达徐州之后,陶谦又给其增拨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兵精马壮,就此归属陶谦,以御曹操。

    正当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进入兖州,自背后攻打曹操。兖州诸县皆降吕布,只夏侯惇与程昱等固守东阿、郯城、范县三城,保其不失。

    曹操闻报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遂表封刘备为豫州刺史,命其驻军小沛。

    同年十二月,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道:非刘玄德不能安徐州。

    嘱罢身亡。麋竺乃率徐州吏民前往小沛,迎接刘备,请至徐州继承太守之位。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再三劝说之下,遂领徐州。

    按下中原,复说西蜀。

    当朝中李、郭之乱时,益州牧刘焉在绵竹已立稳脚跟,便阴图异计,有割据自立之念。

    其部将沛人张鲁,自祖父张道陵以来世为五斗米道教首,此时正客居蜀中。张鲁之母常以传播鬼道往来刘焉家中,因与刘焉交好,趁机为子求职。

    刘焉乃以张鲁为督义司马,命与别部司马张修合兵北伐,攻杀汉中太守苏国。

    张鲁就而火并张修,断绝褒斜道,并杀驻汉中朝廷使臣,自此亦不再听命益州。

    刘焉未料反为他人所乘,只得承认张鲁独霸汉中即成事实,乃顺势上书朝廷,奏道:臣虽入益川,心向朝廷,无时或望。但被米贼断绝北道,乃与陛下不得复通,其实无可奈何。

    米贼者,是当时朝野士人对张道陵所创之“五斗米道”蔑称也。

    此后不久,刘焉又托辞诛杀州中大族王咸、李权等十余人,尽夺其家财,借此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不服,起兵攻打刘焉,皆因兵败被杀。

    刘焉气势更盛,更作乘舆车具千馀乘,皆都效仿天子规制。

    荆州牧刘表闻知,乃上书朝廷:刘焉据蜀,祭祀出行,皆拟同天子之制。则有似子夏在西河之时,疑比圣人之论,不料重复得见于今日也。

    当时刘焉有三子在朝侍奉天子,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次子刘诞为治书御史,三子刘璋为奉车都尉。惟幼子刘瑁素随其父,拜为别部车马。

    献帝览奏,遂使奉车都尉刘璋回转益州,向其父刘焉晓喻得失利害,劝父复降朝廷。

    刘焉却趁机将刘璋留在益州,不再遣返长安,也不再顾其二子刘范、刘涎死活。

    按下西蜀,复说辽东。

    当时虽然关中凋弊,中原战乱,但公孙度割据辽东,却是一片太平世界。且又威行海外,由此中原人士避乱者多浮海北上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等一众名士,皆往依附。

    公孙度闻说贤人毕至,虚其馆舍以候之。管宁自愿庐于山谷,不居城市朝堂。避难者渐来从之,旬月成邑。

    邴原却禀性刚直,清议格物,公孙度部下臣僚皆不自安,欲相谋害。管宁料知其事,便谓邴原:潜龙以不见其首尾而成大德。公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乃密遣邴原逃归北海。公孙度闻之,亦不派人追赶。

    王烈字彦方,器业过人,名声甚至在邴原、管宁之上。因善于教诱,人皆敬仰。

    乡里有盗牛者,被失主得之,盗牛者请罪认罚,并再三恳求:任何刑戮都甘愿认领,只求休使王彦方知道此事是我所为也!

    王烈闻之,使人谢那盗贼,并赠送布帛一端。

    有人问其缘故,王烈答道:此盗既惧吾闻其过失,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其冒死盗牛,必是因家贫。故某与布,以劝为善者也。

    其后经年,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之人见而守之,静待失主来寻。至暮,老父还归寻剑,得彼路人还剑,不留姓名而去。老父深以为怪,以其事告知王烈。

    王烈使人推求寻查,那守剑终日者,便是先前盗牛之人。

    此后凡乡中诸人有争讼曲直者,将要对质之于王烈面前,或至半路而反,或望见其庐舍而还,皆相推让以正直之道,不敢使王烈闻之。

    公孙度闻其贤名,欲以为长史。王烈宁为商贾以自秽,乃得免征。

    字幕: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孙瓒与袁绍战于龙凑,又被袁绍击败,退还幽州。

    袁绍派崔巨业领兵包围故安,久攻不下。后因粮尽撤退,被公孙瓒率三万人马追击,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杀七八千人。

    公孙瓒乘胜追至平原,以田楷为守将。袁绍复遣兵数万,在平原之地与公孙瓒连战两年,田楷屡屡败于袁绍长子袁谭手下。

    最后双方互相耗尽兵粮,汉廷派使臣赵岐至关东,为袁与公孙两家讲和。于是两军罢兵休战,袁绍势力由此进入青州。

    字幕:初平四年初,袁术尽收黑山军余部,并联合南匈奴于扶罗,进军陈留,欲攻兖州。

    荆州刘表由是向北进逼南阳,切断袁术粮道。兖州曹操乘机进攻陈留,袁术军不战而溃,连连败退,直退至九江郡淮水流域一带,方才住脚。

    袁术由此痛失南阳,而曹操军兖州南面威胁得解。

    当年三月,袁术进攻寿春,驱逐扬州刺史陈瑀,自称扬州刺史,兼领徐州牧,遂据淮南。朝廷拜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实际承认其扬州刺史职位。

    南阳郡就此归入荆州,刘表势力至此达到最盛。

    字幕:初平四年冬,幽州牧刘虞进攻冀州公孙瓒,兵败被杀。

    幽州地接鲜卑、乌桓,刘虞安抚异族,以德化民,乌桓、鲜卑等族随时朝贺,不来犯境,当地百姓皆感其德。但正因幽州地处边界,故此军备费用甚巨。

    百余年来,皆是汉廷常以青、徐两州赋税,每年抽调二亿多钱以资补幽州。刘虞为幽州牧时正值战乱大起,运路不通,朝廷对青、徐二州亦失去有效控制,以至租调不入。

    刘虞劝农垦植,又于上谷与胡族互市,开渔阳盐铁之利,幽州于是富足。青徐士庶避乱至幽州者百余万口,刘虞皆收留抚恤,使其安居乐业。及被公孙瓒杀害,百姓便莫不痛惜。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复说关中。

    初平四年冬,司空赵温以灾异免官;皇甫嵩亦被策免太尉,又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

    征西将军马腾久居凉州,于兴平元年三月入长安朝见献帝,驻军于霸桥。

    字幕: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父马肃,母为羌女。

    镜头闪回,叙述马腾来历。

    马腾少时贫穷无业,常入彰山砍伐木材,换米为生。身长八尺余,雄异贤厚,人皆敬佩。

    中平四年四月,汉阳人王国及氐、羌等族造反。州郡征集勇士讨伐叛乱,马腾应征,被州郡官任命为军从事,统领部队。征战有功,提升为军司马,迁偏将军。

    其后不久,凉州刺史耿鄙被部下李相如杀死。马腾则联合韩遂,与王国合兵,推举王国为主帅,率领部众寇掠三辅,被汉王朝称为三辅之乱。

    董卓退入长安之时,曾邀请韩遂、马腾共同策划进攻山东诸将。二人见天下大乱,也正欲依靠董卓起兵,便应邀东来关中。到达长安之时,董卓已死。

    适逢李傕专权,便拜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屯于郿坞。

    闪回结束。兴平元年春,马腾入长安参见献帝,并以私事求于李傕,未得其允。

    马腾于是大怒,返回霸桥军营,便即率兵相攻。李傕出城应战,长安城外又是一场大乱。

    汉献帝派使者劝解,二人皆都不听;韩遂率兵前来劝解,又不听。韩遂亦怒,由此便与马腾联合,一起进攻李傕。

    朝臣种邵、马宇、刘范欲诛杀李傕,秘与马腾联系,愿为内应。但因事情败露,只得逃奔槐里。李傕使樊稠、郭汜及侄李利出击,马腾、韩遂败走,退回凉州。

    李傕继又进攻槐里,种邵、刘范等人都被杀死。刘范者,便是刘焉之子也。

    李傕毕竟忌惮西凉铁骑,又与马、韩讲和,改任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兴平二年,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就谷池阳,于是率军改屯长平岸头。池阳守将王承恐马腾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785/6952844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785/6952844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