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60章 我要举报
    商辂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真若在君臣斗法中被消耗掉,是大明的损失。

    内阁是办实事的,商辂是有能力挑大梁的,李青还是想给他一次机会,尽量帮朱见深争取一个人才。

    但商辂若仍执迷不悟,那他就真没办法了。

    商辂沉默了,他在细品李青的话。

    许久,

    他幽幽吐出一口气,叹道:“人在庙堂,身不由己啊。”

    “这只是托词罢了,无非是你爱惜羽毛,怕今日放弃坚守的阵营,惹昔日同僚唾弃。”李青一针见血,并附上一张大饼,“万安那般奉迎上意,都还只是个次辅,却是为何?

    你品,你细品!”

    商辂一呆,继而心头狂跳:“侯爷是说……”

    “你说呢?”

    聪明人不需要点明,意思到了就成,引领他往这方面想也就是了,真直白的说出来,反而难以取信于人。

    商辂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细一琢磨,发现还真是如此。

    如今的内阁,论资历数他最老,论能力他自信第一,论功名他连中三元!

    首辅之位,舍我其谁?

    皇上之所以不设首辅之位,可是为了等我回心转意?

    商辂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且可能性很大!

    李青见火候到了,这才继续说道:“皇上御极十余年,征大藤峡叛乱,征都掌蛮叛乱,对女真人犁庭扫穴,将岌岌可危的漠北局势扭转过来,建设河套,清理官僚机构冗员问题……

    桩桩件件,哪个不是利好大明江山社稷?”

    商辂无法反驳。

    不否认成化帝这么做,其目的是为掌权,是为打压文官集团,但,这些举措属实利好大明。

    你可以不爽,但你愣说他不对,这就歪曲事实了。

    李青又道:“你又如何知道,皇上不会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帝王,纵观历朝的英主,其一朝的贤臣,哪个不跟着沾光,名垂青史?”

    利有了,名也要给!

    文官好名更胜好利,这一张夹心饼甩出来,不愁商辂不上套。

    商辂心动了。

    名垂青史四个字的诱惑力,真没几个人顶得住。

    就连汪直一个太监,都向偶像看齐,幻想着跟三宝那般,被后世铭记,更何况这些读圣贤书的人。

    而李青说的这些,也并非是在诓骗商辂。

    一来,商辂确实有才,且朱见深在大事上不糊涂;二来,商辂作为昔日顶牛的中坚力量,只要投诚,势必会换来朱见深的优待,因为这样做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诚。

    李青的这张大饼,并非是假大空!

    商辂连中三元,又沉浸庙堂这么多年,自然看得清这点。

    他明白,只要他倒向皇帝,内阁首辅,青史留名都将向他靠拢。

    而他……只需背刺一下昔日同僚。

    这成本,委实不高。

    也就是挨一阵儿骂的代价!

    可只要熬过了这阵儿风雨,往后可都是彩虹了。

    庙堂争斗,向来都是当面笑,背后刀,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我只是想为国尽忠,我有什么错?庙堂嘛,有点儿小动作很正常……

    商辂自我pua。

    “侯爷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受教。”商辂长长一揖,心中感动,脸上惭愧。

    李青亦是欣然,道:“读书是为功名,何为功名?立功,扬名!

    我相信商大学士当初捧起圣贤书的时候,是一心想着为国效力,为君效忠,只是在此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迷途知返,未为迟也。”

    商辂愧然道:“学生枉读了圣贤书!”

    “哎?无需自责!”李青轻笑道:“人生中难免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个阶段;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停留在第二个阶段,丢了初心,沉迷在虚妄中无法自拔,却忘了最初看到的,才是真正的风景,且还自诩高人一等;

    这实在可笑!”

    李青道:“如今你重拾初心,并比当初更坚定,且比当初看到的更清晰,这可喜可贺,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商辂被深深折服了,叹道:“于今时今日,学生方才看懂永青侯啊。”

    “呵呵……”李青重新靠回躺椅上,悠然道,“皇上有志向,你有能力,君贤臣能,方可君臣共治。”

    “侯爷字字珠玑。”

    “嗯…”李青仰脸望天,眼眸半阖,却是没了下文。

    商辂见状,又是长长一揖,这才告辞离开。

    李青轻笑自语:“朱见深啊朱见深,我可没有厚此薄彼,虽说在朝局上没帮你多少,但在国事上,帮你的不少了,我可是一碗水端平……”

    酒饱饭足,又有个意外之喜,李青身心愉悦,不多时便沉沉睡去……

    ~

    次日,乾清宫。

    “商爱卿见朕,可是兵事方面出了岔子?”

    自李青下野后,兵事这块儿的奏疏,都交给了商辂。

    “回皇上,漠北内战不息,暂时未有不利大明的消息传来。”商辂回答的同时,也备受触动:皇上将如此大任交付于我,我却……有负皇恩浩荡啊!

    朱见深听说漠北局势平稳,放下心来,好奇道:“商爱卿究竟所为何事啊?”

    商辂深吸一口气,道:“皇上,我要举报!”

    朱见深都懵了,讷讷道:“你举报什么?”

    “建宁卫指挥使杨晔进京贿赂朝中大臣!”商辂拱手道,“皇上可能还不知,西缉事厂厂督汪直,去了福建建宁,查出他祸害乡里数十条人命。”

    “杨晔的罪行朕已知晓。”朱见深道,“不过杨晔进京,并贿赂大臣,朕倒是未曾听说,爱卿详细说说。”

    他态度和善,待遇拉满:“赐座,上茶!”

    他对商辂不待见,但对商辂的才干很待见,如今这么一搞,他对商辂这个人也看着顺眼了起来。

    举报意味着什么,朱见深很清楚——跟昔日划清界线。

    这是个很强的政治信号,朱见深当然看得出来,亦是欣喜。

    这次,他可真是兵不血刃地攻占了一处高地。

    “谢皇上隆恩。”商辂拱了拱手,坐下说道:“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内廷中也有几人……”

    要不说内奸最遭人恨呢,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

    朱见深不费吹灰之力,就比汪直奔袭千里查案的收获都大。

    同时,朱见深对商辂愈发满意,这个投名状,他喜欢!

    君臣二人再不复昔日那般针锋相对,仿若知交好友一般,气氛别提多融洽了。

    朱见深心中好奇,却又不好问商辂何故回心转意;商辂也不忍直视往昔,两人心有默契地一笑泯恩仇,只论当下。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9394/6835380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9394/6835380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