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20章 废除保举制
    外面风雪漫天,冰天冻地,屋里却是温暖如春,鲜香四溢。

    有了辣椒的加入,火锅滋味儿更上层楼,李青嘴唇都辣红了,那叫一个过瘾。

    一向不苟言笑的于谦今日特别开心,频频举杯。

    二人吃吃喝喝,不知不觉已到了日暮时分。

    李青酒饱饭足,起身道:“你先不用想那么多,出完兵再说。”

    “好。”于谦跟着起身,“路上慢点儿。”

    “昂,不用送了。”李青摆摆手,往外走去。

    “李先生。”

    “什么事?”李青回头。

    于谦有心说:这段时间兵部忙,你多去衙门看着些,熟悉一下兵部事宜。

    转念一想,李青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兼监军,对兵部各项事宜远比他了解,没必要再历练了。

    “没什么,路滑,小心点儿。”

    “嗯,走了。”

    于谦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声自语:“永青侯还是那个永青侯。”

    ~

    李青漫步在雪中,风雪打在脸上,不仅不觉得寒冷,还有种冰凉的爽快。

    吃饱喝足不想杂事,他一路哼着小曲儿,晃晃悠悠地回了家。

    躺在床上,踢踏掉靴子,迫不及待地进入梦乡。

    他很喜欢做梦。

    …

    李青很有悠闲,不上班还有工资拿的感觉真是太爽了,除了偶尔去趟衙门,亦或去宫里和小皇帝聊聊天儿,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宅在家里。

    转眼,到了年关。

    除夕这天,李青贴上大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又堆了三个雪人,年味儿十足。

    他立在雪人前,轻声说:“过年了。”

    大年初一。

    小皇帝发红包,李青领了二两银子,简直埋汰人。

    李青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

    年假过后,臣子上班,皇帝临朝,大明的这座庞大的机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再次恢复运转。

    正月十六,大军出征。

    朱祁镇停了朝会,亲率百官为大军送行,他格外重视这次出征。

    这是正统朝第一次出兵,这也是他执掌军权的第一步。

    胡濙接替了杨士奇的位置,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风头一度压过三杨中硕果仅存的杨溥。

    不少人来找他谈感情,拜码头,胡濙幸福又痛苦。

    兵部尚书的人选却出乎群臣意料,朱祁镇给了王骥,那个在朝堂上越级一挑二工部侍郎王骥。

    朝局恢复了平静。

    转眼,出了正月。

    冬去春来,天气逐渐回暖,人仿佛也没那么大戾气了,朝会气氛和谐,君贤臣能,表面看,形势一片大好。

    这天,李青来到乾清宫。

    “皇上,你找我有事儿?”

    “大军都出征半个多月了,咱们是不是该动手了?”朱祁镇问。

    “可以。”李青点头,“给我两天时间。”

    “好,就两天。”朱祁镇说,“你可别偷懒,两天后要是没办好,朕…扣你俸禄。”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反正也没几个子儿,我还怕你不成?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李青犯不着和一个少年置气,于是先去找了于谦。

    书房里。

    李青简单说了下计划,问:“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于谦思量再三,缓缓摇头:“先生布置的很细致,几乎是面面俱到,我暂时想不出更改的地方。”

    顿了顿,皱眉道:“不过,这真的行得通吗?”

    “大概率没问题。”李青笑道,“放心,这样其实并未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甚至对他们还有些好处,施行起来并不困难。”

    于谦道:“我来提吧!”

    “还是我来吧!”李青笑道:“我不过一个七品都给事中,最多有人骂我以邀直名,你就不同了,你和大多文官都不对付,他们对人不对事,你提出来,他们天然有抵触心理;

    何况,现在张辅也不在朝,你还是别出头的好。”

    于谦无奈点头:“先生之前还说不冒头,这会儿怎么……?”

    李青笑道:“一来,上次的风波已经过了,我沉默了这么久,早已淡出他们视野,二来…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我一个七品都给事中,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顿了顿,“明日朝会,你先别急着附和,让杨溥打头阵。”

    “杨溥?”于谦震惊,“他能同意?”

    “为何不呢?”李青笑道:“我这么做,又没损害他利益,且利国利民,他有反对的理由吗?”

    于谦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杨溥也和先生你统一战线?”

    “他找过我。”李青没有否认。

    “为什么,你难道……”于谦问,“杨溥可非常人,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青笑笑,“他良心发现了呗。”

    于谦:“?”

    李青没有解释,“明儿见。”

    “明儿见。”于谦笑着说,脸上难掩喜色:这万恶的保举制,终于要废除了。

    随即,脸上喜悦的敛去少许。

    能这么轻易废除吗?

    李先生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

    杨府。

    李青、杨溥相对而坐,下人送上茶,知趣地退下,留二人独处。

    “李都给事中今日来,不是找老头子饮茶的吧?”杨溥笑问。

    李青开门见山:“我来找大学士,是商议废除保举制的事。”

    杨溥目光一凝:好大的口气。

    他不动声色:“何也?”

    “保举制不仅拉低官员整体素质,还会让朝廷机构变得臃肿,财政支出巨大不说,办事效率反而会低下。”李青道:“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杨溥不置可否。

    李青继续道:“大到朝堂,小到县衙,都是一样,除了身份地位不同,圈子本质是相同的,人越多,争斗的越凶,所以,官员过多弊端也是多多。”

    杨溥沉吟片刻,轻轻颔首:“李都给事中果然大才,不过,这件事难度可不小。”

    “怎么,你没信心?”

    “确实。”杨溥诚实地点点头,“不触犯他们利益的情况下,我有把握帮你,可这件事……”

    李青问:“你有没有想过,若这么下去,当官员多到一定数量,会对百姓造成什么影响?

    说是保举,实则和买官无异,那些人花钱买官,会不想着收回成本吗?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并想着收回成本,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个成本,出在谁身上,杨大学士心知肚明!”

    杨溥默然,良久,他叹道:“你说的对,这保举制是该废除了。”

    顿了顿,“你想我怎么做?”

    李青忽的笑了,“看来你是真想赎罪了。”

    “?”杨溥一愣,“你在试探我?”

    “就你之前干的那些个破事,你就说我该不该试探吧?”李青笑着说:“莫怪,莫怪,真要怪,就怪你自己。”

    杨溥气得不轻,胡子一撅一撅的,几近破防:“有屁快放。”

    “粗鲁。”李青嘀咕一句,清了清嗓子,正色道:“看似艰难,实则也就那么回事儿。”

    ……

    “如何?”李青问。

    “妙啊!”杨溥啧啧称奇:“若不是看你这么年轻,我都怀疑你是混迹朝堂数十载的元老。”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你打算何时提出来?”

    “明日早朝!”

    “这个忙,本官帮了。”杨溥笑言:“看来老头子我的眼光果然不错,你果真非常人。”

    “我优秀,我知道,但…你怎么还自夸上了?”李青嗤笑,“这和你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杨溥尬住,恼羞成怒道:“李青,好歹我也是你的上官,你岂能如此无礼。”

    “你看你,大学士的肚量哪儿去了?”

    “走,你走,我现在不想看见你。”杨溥气够呛。

    他就没见过这么没品且放肆的人,若非李青有李青之资,他绝对让李青尝尝他的厉害。

    “瞧你那小气劲儿。”李青咕哝一句,施施然离开,走了老远,都还能听见杨溥的破防声。

    李青撇了撇嘴。

    他就是故意气杨老头的,谁让他干事不地道。

    杨荣死都死了,他没办法,杨士奇被他整得告老还乡,且搭上一儿子,当然,杨稷本就该死。

    不过,相比之下,杨溥已经很幸运了。

    …

    次日,早朝。

    李青掐着点儿进殿,站在末尾无聊地打着哈欠。

    半刻钟后,朱祁镇踏入大殿。

    君臣大礼过后,群臣回班站好。

    老板坐着,打工人站着,一片和谐。

    朱祁镇昨夜忙得太晚,打了个哈欠,问:“众卿可有本奏啊?”

    “臣有本奏!”

    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

    各大佬回头,人太多,没看到是谁。

    朱祁镇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准奏,上前奏议。”

    李青出班,越过群臣来到御前。

    “李卿有何本奏啊?”

    “臣建议,废除保举制!”李青直入主题。

    此话一出,群臣尽皆哗然。

    各位大佬沉得住气,因为有人会帮他们说话。

    果然,李青话音刚落,工部郎中就站了出来。

    阴阳怪气道:“如果本官没记错的话,李都给事中也是被推举入朝的吧?”

    “是啊,但这和我建议废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9394/683533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9394/683533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