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 第65章 明堡宗
    【明英宗朱祁镇在正统年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北伐战争,均是以大胜而归。】

    【英宗欲重启再下西洋,但因忠义前卫吏张昭反倒作罢。】

    【麓川之役,明朝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

    【史学家称这次战役为“轻病重辽,举措大谬。】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首领派遣两千人马向明政府邀赏,由于王振不肯满足他们要求,同年七月,瓦剌大举攻明。】

    【瓦剌部首领亲自率领人马攻打明朝边境大同,又分兵骚扰辽东、宣府、甘肃。】

    【在宦官王振的极力怂恿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攻打瓦剌,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带领文武官员、将士共五十余万人从北平出发,亲征瓦剌。】

    【虽然起阵前很多大臣都对此次进攻持反对意见,认为皇帝此举太过冒险,然而,朱祁镇心意已决。】

    【无论是谁来劝说,都不能让他打消亲征的念头。】

    【在行军途中,朱祁镇多次收到朝臣的奏章,恳请他班师回朝,朱祁镇都不予理会。】

    【朱祁镇:瓦剌小丑,等我大明朝出兵,他们才知道,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朱祁镇:如果我是唐太宗,藩邦不服,该打不该打?】

    【大臣:自是该打。】

    【朱祁镇:那唐太宗出兵的时候,想过自己会输吗?】

    【大臣:自然没有。】

    【朱祁镇:唐太宗年轻的时候就身经百战,朕没有打过仗,就不能御驾亲征是吧?】

    【朱祁镇:不破瓦剌,朕耻于坐此皇位。】

    唐朝。

    李世民轻笑出声道:“这明英宗朱祁镇,竟然把他比作朕,看来后世也是认可朕的功绩。”

    魏征笑道:“理应这样。”

    帝王空间。

    明英宗朱祁镇从金门中走出,心中忐忑看向在座的朱家列祖列宗。

    “你个逆子!宠信弄权宦官,你母亲是怎么教的你?你是干什么的?”朱瞻基怒斥道。

    朱高炽和朱棣也是眼神不善。

    麓川之役,竟然最后弄了个盟约结束。

    要不是怕被历朝历代给看了去,他们一定高低来两句,表达自己对这个后世子孙的不满。

    坐在上座的朱元璋道:“五十万大军征伐瓦剌,这场战争有悬念吗?”

    “之前看后世华夏人说。”

    “在洪武年间就已经一边倒了,在永乐年间敌人闻风丧胆,在宣德年间根本输不了。”

    见朱祁镇低着头一言不语,朱棣也没有多想,而是跟着继续分析道:“如果没有错的话,这一战,一定打的瓦剌抱头鼠窜。”

    朱高炽笑道:“这是自然,五十万大军,想来瓦剌能吓破胆。”

    朱瞻基冷哼一声,指着朱祁镇沉声道:“怎么不吭声了?你就是功绩再高!在这里的人都是朱家列祖列宗,你就这态度?”

    “……”朱祁镇面上无表情,但是心中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一生“功绩”!

    除了沉默,他还能做什么?

    【八月,明军进入大同,瓦剌也率先得知了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消息,便假意撤退,迷惑明军,诱敌深入。】

    【然后趁着他们不备时,再伺机而动。】

    【明军果然上当,在与瓦剌军的交战中惨败,死伤众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祁镇和王振最终商定要班师回朝,此时王振又打起了小主意,因为王振是蔚州人,离开家乡多年,一直没有机会衣锦还乡。】

    【王振想,此次班师回朝,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向家乡亲人证明自己的飞黄腾达。】

    【所以王振向朱祁镇提议,修改回朝的行军路线,从蔚州绕道返回京师,随行的大臣纷纷表示此举会延误撤军的最佳时机。】

    【若是瓦剌大军乘机追上来了,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只可惜朱祁镇和王振一意孤行,执意率领数十万大军转道蔚州至宣府,瓦剌追兵闻讯赶来,斩杀明军三万余人。】

    【十三日,仅剩的一行人逃至土木堡。】

    【连日以来,降雨不断,导致明军在进军的途中历经艰辛,朱祁镇和王振都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以此行连粮草都没有带齐。】

    【将士饥寒交迫,士气低迷。】

    【瓦剌骑兵破阵而入,明军立刻陷入了瓦剌骑兵的围困,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8730/6808676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8730/6808676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