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官府张贴了告示,府衙里的小吏集体出动,在街头巷尾宣传皇帝的敕令。

    “以往未曾伤过人,因为战乱而躲避进深山谋生的百姓,只要现在离开山里,重新在官府登记造册,都会重新成为咱们大唐的百姓,官府会做好安置的事情,给分地,大家和以前一样,还是以种地谋生,或者是做些别的,养家糊口。”

    “总而言之,还请乡亲父老们将这个消息帮忙扩散出去,让原先躲进山中的人赶快出来,只要以往没杀过人,官府既往不咎,抢过别人钱财的,以劳役赎罪,总比躲在山中一辈子要强。”

    街头巷尾,官府的小吏卖力的张罗着,来往百姓也都驻足,仔细的听着小吏们的讲解。

    官府的人应当也知道,躲在山里的人,还是会偶尔下山来城中,至少要置办东西回去,在山里他们可以靠着自食其力,让自己不挨饿,可是吃穿用具,多数还是要出来采购的。

    因此,这些告示,他们是能够看到的。

    至于说领兵攻打山上的山匪,告示中却是没有再提。

    那些手上沾人命的,不能放过,而且,他们也不会舍弃现在威风凛凛的生活,重新以种地养活自己的。

    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回不去了。

    有些开关,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

    李复将自己的护卫们化整为零,暗中守在告示周围,也要观察来看告示的人,是否有表现异常的。

    在告示放了两日之后,陆陆续续的便有人下山,到徽州城来找上官府,诉说自己等人当年是如何因为躲避战乱而藏匿在深山之中的,也表明了自己这些年在山中都是过着清苦的日子,并没有谋财害命。

    是因为听说来了官府的告示,陛下的敕令,又重新出来,想着官府能给他们分配一些土地。

    但凡有办法,他们都不想做没有土地房屋的流民。

    李复和刺史先前也研究过,若是这些百姓从深山里出来之后,应当到何处安身立命。

    研究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地方,本来徽州这边能耕种的土地就很少。

    到最后,李复也没办法了,指着地图上的休宁县说。

    “刺史你看休宁县如何,这周围,还有能分配的土地吗?”李复问道。

    前隋的时候,江南一带也是被祸祸的不成样子,连年打仗之下,人口也并不多,休宁县便是如此,李复之前去的时候,买地倒是挺方便的,他买的都是荒地。

    若是其他的荒地还无主的话,直接分配给那些人,让他们开垦出来种地就是了。

    而且去了休宁县,挣钱的买卖也不仅仅是开垦土地种粮食,李复的茶庄在那边,若是寻常用工,自然也会用到他们,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不过,李复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其他的地方,他也不明白啊,提起来,刺史就支支吾吾的说不合适。

    李复先前所提出来的有好几个地方,都是没有多少高山,地势缓平,适合耕种的地方,但是刺史说,那些地方已经是有人在耕种了。

    说的次数多了,李复自然也就回过味儿来了。

    这下明白了,为什么在这边刺史的事情办不成,这才唐朝初年,在人口稀缺的情况下,土地都不一定是在百姓手里。

    大唐承袭前隋,世家官员也是直接从前隋搬到了大唐,南方富庶之地,必然有他们的影子。

    李世民对付他们,还真是没错。

    一鲸落而万物生,看来前隋这头鲸鱼落的不够干净了。

    还剩下不少东西呢。

    如今已经是贞观年了,李世民要慢慢的清理这些东西了。

    很好。

    “休宁县的话”刺史略微沉吟。

    “据我所知,休宁县好像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吧?如果刺史认为,本王算的话。”

    李复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平淡的端起眼前的茶杯。

    若是刺史还说不行的话,那李复就不得不跟李世民好好讨论讨论了,这刚打下来的江山,到底是谁家的?

    “殿下说笑了,殿下自然是大人物,那就定在休宁县了。”刺史连忙说道。

    听话听音,他已经听出来,李复的不耐烦,还有几分危险的意味。

    这位可不是个好惹的,他能上达天听,人家快马加鞭的回长安城要敕令,一要一个准。

    万不能将这位殿下得罪死了。

    至于其他的地方,他已经尽力维护了,将来泾阳王要是拿着那些地方在陛下面前做文章,那他这个刺史也就无能为力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6724490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6724490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