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 > 第94章 巡视安国
    陈宫继续说道:“这些土人的生活并不好,他们靠种植和捕鱼为生,产出不多,还要向头人上缴财物,自己所能得到的并不多,可以说是很穷苦了。我们不但罢免了他们的头人,让他们不用再上缴财物,还给他们提供做工的机会,他们来了不但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的钱拿。我相信他们不会拒绝成为汉人的。”

    郭嘉说道:“如此是最好了,我们需要他们,才能把琼州岛发展起来。我们大部分的物资,都需要实现自给自足,不能什么都伸手向安国要,安国毕竟太远了。”

    张辽问道:“我们能征召一些当地的土人渔民加入我们的军队吗?至少他们上了海船不会晕船。”

    张辽也是跟着海船一路从徐州走到了交州这,看着麾下的士兵吐啊吐的,也是心有余悸。

    赵云想了想说道:“暂时先不征召他们,等以后,他们完全归心了,再来征召他们吧。”

    张辽也没多说,等以后就等以后吧,现在连船都才袁术友情赠送的这五艘,海军要建立起来还早呢,不着急。

    郭嘉又问道:“这琼州岛上,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陈宫想了想,说道:“别的都好说,就是飓风来的时候,要小心些。据那些土人讲,夏天的时候,飓风多,风力大的时候,能把海里的渔船卷上天去。”

    赵云说道:“我们来了一个多月了,只碰上了一次飓风,除了下了几天雨,也没别的感受。那些土人说,飓风吹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我们这就只下雨。”

    郭嘉和张辽倒是不知道,南方的沿海地区还有这种自然现象。

    张辽就多问了句:“那飓风来的时候,我们的船怎么办?”

    赵云回答道:“这就要学会观察天气了,飓风要来的时候,要提前把船停泊到港口里,那就没事了。”

    张辽听了,觉得有点难办,看来,要发展海军,没有原先预想的那么简单。

    观察天气,张辽倒也学过,但是,南方海上的天气,和北方的完全不同,之前的经验,在这里未必是对的。

    陈宫见张辽有点纠结,就说道:“文远,飓风要来的时候,都会有预兆的。等你在这里待得久了,熟悉了这里的气候,就能预测到飓风的来临了。”

    在大家聚在一起商议事情的时候,五艘战船跑了好几趟,把军团的士兵和随行的工匠们都送上了岛。

    第二天,琼州的几个高级官员,开始调查研究整个海岛的地形,大家要确定好,郡城的位置、长史府的位置、港口的位置、造船厂的位置。

    这些建设项目确定好位置之后,就要开始建设了。

    远在安国的吕布,收到了陈宫从琼州寄来的书信,汇报了琼州最新的情况。

    这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琼州的建设热火朝天,安国都已经开始下雪了。

    对于安国的百姓来说,这一年的生产活动已经结束了,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准备安心地度过这个冬天,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

    吕布找来钟繇,让钟繇给朝廷上一份奏表,确认琼州的设立。

    朝廷很快有了答复,并向天下宣布,大汉再添一州,名为琼州,位于大汉最南方。

    有了朝廷的答复,吕布就给琼州去了封书信,做了人事安排。

    陈宫为琼州的长史,赵云为琼州都督,郭嘉为军师祭酒,兼琼州长史从事,张辽为海军总管,许褚、武安国为都尉。

    陈宫不再属于军方的系列,转而负责琼州的内政。吕布的口袋里实在是没什么人才了,只能把陈宫这个军师当作内政人才来用了。不过陈宫的内政能力也是很厉害的,发展好琼州是没什么问题。

    郭嘉军师祭酒,兼琼州长史从事,意思是,没打仗的时候,就去长史府,给陈宫帮帮忙,要打仗的时候,就回来当军师。

    张辽这个海军总管,目前旗下只有五艘战船。张辽现在能做的,就是开着这五艘战船,往返于琼州和辽东之间,既训练士兵,也顺便从辽东运送一些物资到琼州。

    吕布现在是把琼州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海军的建立,都交给这些人了。

    对于吕布来讲,安国才是最重要的,坐镇安国,才是吕布要做的事。

    至于琼州和南洋诸岛,在吕布心里,那是为安国下一代们准备的。

    在吕布的设想中,琼州要发展起来,海军要发展起来,那都是十年之后的事。

    十年之后,安国的下一代,就会陆续成长起来,南洋海域,就是他们的舞台。

    吕布之所以早早地把琼州岛占下来,就是为了抢个先手,为安国的下一代们打好基础。

    吕布都想好了,不管自己有几个儿子,都给他们一人分一个岛,不搞嫡子庶子那一套。至于女儿吗,也给她们一人分一个岛,就当是嫁妆了。

    吕布安排好琼州的事,就又要开始忙安国三州的事了。

    钟繇建议吕布,在年底前,把安国三州都走一遍。吕布答应了,带着贾诩和高顺,开始巡视安国三州。

    第一站,吕布选择的是宁州。

    宁州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相当不错了。

    接待吕布一行的,是宁州的长史王允,以及都督朱儁。

    王允介绍了宁州目前的发展情况,说道:“宁州目前有人口近百万,大型农场十一个。我们已经建好了三座城池,规划在未来的几年内还要建设八座城池,给每个大型农场都建设一座城池。等这些城池都建好了,我们打算以城池为基础,设置郡县,把宁州的管理规范化。如此一来,我们汉人,就能世世代代的在这片土地站稳脚跟。”

    吕布知道,宁州的百万人口,有一部分是当初从西凉迁徙过来的百姓,还有一部分是从辽东迁徙过来的百姓,以及当初留下来的胡人百姓。

    吕布问道:“宁州的人口,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融合起来有困难吗?”

    王允笑道:“这几年,我们都在鼓励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大家融合的不错。我们一直在推广汉话和汉服,大家都开始认同自己汉人的身份了。”

    吕布又问道:“有那些胡人部族的踪迹吗?他们有回来骚扰我们吗?”

    朱儁回答道:“当初,生活在这里的胡人部族,不是被我们消灭了,就是被我们打跑了。那些跑掉的胡人部族,有不少跑到北海区域去了,又被我们打了一回。还有一部分胡人部族,往更北边跑了。据传闻,这部分胡人部族,趁着寒冬,洋面结冰的时候,跨过了海峡,去了大洋东边的那片大陆。这两年,宁州十分安稳,并没有胡人部族来骚扰我们。”

    吕布琢磨了一下,大洋东边的大陆,难不成是跑到北美洲大陆去了,那里现在是印第安人的地盘吗?

    那里也是一片好地方啊,要不要也占下来?唉,算了,一时半会的也吃不下这么多,消化不了啊,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别说那片大陆了,就宁州这边要发展起来,都不容易。

    现在宁州的老百姓,都还是靠着当初超级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来的。

    即便是这些土地政策,到现在还在推行,但是已经吸引不到多少老百姓来了。

    这几年,宁州的人口,都是靠着出生率,才有了那么一点增长,保持着人口总量。

    宁州这边产业也不多,除了放牧和种植这样的农业产业,其它的产业发展得最好的,就是肉干、肥皂、奶糖和烈酒火烧云。

    大型农场里,每年的产出的牛奶和羊奶,都制作成了奶糖。每年宰杀大量的牲畜,肉类制成了肉干,油脂制成了肥皂。还有大量的粮食,除了留够安国自身的消耗外,其余的都酿成了火烧云。

    肉干作为军粮,除了供给安国士兵自用外,主要也就是卖给其他的各路诸侯。

    而肥皂、奶糖、火烧云,依托着安国强大的销售网络,不但卖到了大汉各地,连远在西域的各个胡人部族,都有辽东商行运送着商品去售卖。

    这三样产品,就是宁州经济的三大支柱了,让宁州在养活自己时候,还能有余力,向安国上缴大量的财政收入。

    吕布对宁州目前的发展状况还是很满意的,宁州能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还能有所发展,就已经达到了吕布的心理预期了。

    在王允和朱儁的陪同下,吕布一行看了几个大型农场,宁州官府管理得很好,别的不说,气氛还是很和谐的。

    农场里,百姓们都是穿汉服,说汉话,已经很难分辨出,那些人原来是哪个民族的了。

    所谓大型农场,其实也只是一个过度,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宁州府的目标,是要把大型农场转为郡县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离开了宁州,吕布带着贾诩和高顺往南走,先到了辽州的松嫩郡和三江郡看了看,然后再到玄菟郡,最后到辽东郡。

    在松嫩郡和三江郡,吕布见到了许多昔日一起征战的军中同袍。

    这些人从军队退下来之后,都转到了地方任职,也算是功成身退,享受清福了。

    张杨、公孙郡现在都是郡守了,在郡守的位子上干得不错,两个郡现在都发展得很顺利。

    辽州是安国三个州里,人口最多的,经济最好的,安国的产业,有七成都在辽州。

    而辽东郡,又是辽州的核心。

    在辽东郡,吕布见到了自己的老丈人,辽州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176/6721223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176/6721223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