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第九十五章 王佐之才
     刘辩想让丁宫、刘弘走,以趁机废罢三公府。

    荀攸,钟繇等人不知道刘辩已动了这个心思,想要挽留丁、刘还算公心的二人。

    杨彪,王允等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丁宫,刘弘跪在地上,默默等待着。

    等了许久,刘辩见没人说话,环顾着在场的几人,发现好像没一个是会揣摩上意的奸臣。

    ‘是不是得培养一个?’

    刘辩心里嘀咕,旋即淡淡的道“董卿家,你怎么看?”

    身为太尉的董卓,理当与其他二公是一起的。

    董卓心里则完全是怎么控制兵权,不允许他那几个亲信手下进京,闻言神色一正,沉声道“臣谨遵旨意!”

    默默旁观的王允见刘辩又问了一次,心头顿时明亮,一琢磨就抬起手道“陛下,二公与袁家关系太密,若是留在朝中,恐对其不利,不如放归乡里,以保其节。”

    袁家这一问罪,后面肯定会有风起云涌对其党羽的弹劾,丁宫那道举荐金尚的奏本,就是最大的把柄!

    刘辩看着王允,眼神带有笑意,故作思忖片刻,道“王卿家说的有理,那,朕就准了。”

    “臣领旨谢恩!”丁宫、刘弘两人应着,神情颓然,心里怅然若失。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时候了。

    接着,两人掏出大印以及符节,双手举起。

    中黄门上前接过,退到一旁。

    “臣等告退。”两人再一拜,而后起身,缓缓退了出去。

    杨彪,董卓,王允,荀攸,钟繇,唐瑁皆情不自禁的看着两人的背影。

    只有两个字能形容——落寞。

    他们心里,不禁起了一丝别样的情绪,厅里是格外的沉默。

    刘辩见着,拿起茶杯,随口的道“潘隐,你去送送二位卿家。”

    “是。”潘隐应着,小步追出去。

    一众人立马醒悟,纷纷收敛情绪。

    刘辩等丁宫、刘弘出了门,放下茶杯,轻咳一声,道“诸位卿家,关于三公府,是怎么看的?”

    荀攸,钟繇猛的回过神,有些吃惊的看着刘辩,而后相互对视一眼。

    他们没想到,刘辩这么迫不及待的要罢三公府了!

    杨彪,王允,董卓等人则有些不明所以,什么叫做怎么看三公府?

    三公府有什么问题?

    钟繇虽然觉得现在诸事繁杂,人心摇动不定,废罢三公府太过急切,但丁、刘二人走了,倒是最合适的机会。

    “陛下,”

    钟繇一脸肃色的抬起手,道“三公府多年来已形同虚设,并无事务,与空置无异,不如废罢,并于尚书台。”

    杨彪,王允还没反应过来,董卓急了,抬起手向刘辩,面露惊色的瞪大双眼,欲言又止。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废罢三公府,他这个太尉怎么办?

    袁隗承诺他的‘宰相’才几天,这就要废他的太尉?

    刘辩坐直身体,余光扫了眼杨彪与王允,微笑着道“董卿家勿急,朕说的是三公府,并非说的是三公。”

    荀攸跟着道“陛下,臣认为,三公府确实已无必要,可罢三公府,留三公之位。”

    刘辩笑着点头,道“朕也是这个意思。杨卿家,王卿家,你们怎么看?”

    杨彪眨着小眼睛,旋即就道“臣附议。”

    三公府,确实没什么用,废与不废,对朝局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王允神色不动的思索一阵,道“臣附议。”

    这样才对嘛!

    刘辩觉得异常舒心,笑容更多,道“那这件事与‘新制’一同,由尚书台负责,尽快完成,以使朝廷政令通畅,效速提高。”

    董卓愣住了,他才住了几天的三公府这就没了?

    “臣等领旨。”杨彪,王允抬手道。

    董卓心里有再多不满也不敢表露,脸上迟疑着,还是道“臣领旨。”

    尚书台,就他们三人了。

    荀攸,钟繇,唐瑁三人躬身,心里是有各种想法。

    三公府一罢,九卿又被削弱,朝政大权,几乎尽数集中于尚书台了。

    按理说,杨彪,董卓,王允三人的权力将比过去的何进、袁隗还要大!

    进一步来说,杨彪几乎不参与朝政,董卓还是个局外人,权力,在王允一个人手中!

    荀攸与钟繇情不自禁的对视一眼,悄悄皱眉。

    刘辩注视着这些人的表情,心里默默盘算着朝廷格局,暗暗点头差不多了。

    拆分丞相府为三公府,是皇权与相权争斗的结果,但实际上,朝廷往往是必须有一个主事人的,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权力更不能分散!

    大汉朝廷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停止内耗!

    刘辩沉思一阵,又道“今日袁家处决,哪位卿家去监斩?”

    这句话一落,小小议事厅里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甚至有一股寒意流动,令所有人神色紧绷,大气不敢喘。

    以袁家的声望,谁人去监斩,都会被天下世家所记恨,背上了一

    口大黑锅!

    杨彪,王允都低着头,不言不语。

    身形高大,端坐笔直的董卓,悄悄佝偻着腰背。

    荀攸,钟繇,唐瑁同样不敢吭声。

    袁家一案已经在发酵,用不了多久,必然天下沸荡,即便朝廷尽力速战速决,尽力安抚,依然阻止不了!

    谁人去监斩,都会被天下士人的口水给淹没!

    这也是为什么袁家一案,是由尚书台处置,而不是刘辩明旨的根本原因!

    见没人说话,刘辩双眼微微眯起,在杨彪,董卓,王允三人身上来来回回。

    按理说,董卓去最为合适,日后斩了董卓给那些世家消气就是了,与朝局并无大碍。

    但就是并无大碍,反而令刘辩将目光,停留在杨彪的侧脸。

    “杨卿家,劳烦伱走一趟。”刘辩道。

    同是数一数二的当世名望世家,由杨家抗这口黑锅,最合适不过了!

    杨彪心肝一颤,肥脸不停的抖,头上冷汗涔涔,似哭似笑的抬手向刘辩,话都说不完整,道“陛陛下,臣,臣近来身体不不好,恐误大事,请请陛下换……”

    王允神色立变,抬手道“陛下,臣认为杨大夫最为合适。”

    董卓瞬间醒悟,急声道“陛下,臣也认为杨大夫再合适不过。”

    杨彪要是推脱不去,就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了。

    荀攸,钟繇看着三人,也在判断哪一个最为合适去监斩。

    杨彪见王允,董卓这么说,心里恨的半死,脸上僵硬,抬着手与刘辩道“陛下,臣……”

    刘辩笑着一摆手,道“既然诸位卿家都这么认为,就有劳杨卿家走一趟吧,趁机撇清与袁家的关系,免得朝野嚼舌。”

    杨彪头上的冷汗不停,湿透了衣襟,他不敢擦,直觉如坠冰窟,冷气入骨,从心底到后背都寒透了!

    他万分不情愿,他与袁家关系太亲近了,袁隗还是他的大舅子!

    同为当朝举世瞩目的名门望族,杨彪不想去监这个斩,不想被世人戳脊梁骨!

    但刘辩的话,他又抗拒不了,尤其那一句‘撇清与袁家的关系’,令杨彪噤若寒蝉。

    “臣领旨。”杨彪用尽力气,说完整个人好像虚脱了一样。

    刘辩看着杨彪,微笑着,双眼微茫跳动。

    对于杨家,他一直警惕着,暗中的调查从来没有停过。

    但除了一些所有人都干的贪渎,培植私人,行贿受贿之类,其他的‘罪证’几乎没有,杨家没有半点‘逾矩’。

    ‘是朕疑心过度了,还是杨家做的太好?’

    一时间,刘辩心里拿捏不准。

    “陛下,”

    一个小黄门悄步进来,递过三道奏疏,一道公文,低声道“大司马府送来的。”

    刘辩嗯了一声,伸手接过来。

    入眼看着,刘辩就不自觉的皱眉,继而目露沉吟。

    这道公文,是大司马府整理的,说的是兖州的情况。

    前两日山阳郡太守袁遗与诸多兖州当地世家联合,以‘诛贼’的名义,袭击丁原,令丁原大败。

    皇甫嵩赶到,不止击溃了这支联军,还生擒了袁遗与不少世家名士。

    这袁遗,也是袁家人,与袁基,袁术,袁绍是堂兄弟。

    刘辩想了想,打开奏本,第一道是丁原的请罪奏本,同是还盛赞了‘布之英勇,冠盖当世,不应为臣所累,请用于朝’。

    “吕布?”

    刘辩神色微动,这个人,得好好想想才能用。

    又拿出后面一道,是皇甫嵩的,没有请功,主要还是催要钱粮。

    刘辩抬头看了眼议事厅里的几人,打开最后一道。

    这是朱儁的奏本,内容是青、冀黄巾乱匪‘其势愈炽,杀害乡民,攻掠州县,已成一片’,奏请回兵清剿。

    刘辩眉头紧拧,深吸一口气,双眸凌厉。

    兖州,冀州,青州的黄巾军不断坐大,而且还搞起了游击,令朝廷官军首尾不能兼顾,只能被动的四处追剿。

    朱儁回兵,那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63405/569490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63405/569490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