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第八十八章 曹操的功业(求订阅)
     荀攸,钟繇再一次从景福殿无功而返,神情都有些凝重。

    钟繇边走边忧色道“荀尚书,我看陛下可能是真的病了。”

    荀攸若有所思,道“不过,从大长秋的话里来看,应该无大碍。”

    钟繇点头,心思迅速转到了宫外,道“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收尾?”

    处置袁家一点都不难,最难的就是善后,将影响降到最低。

    可以预见,无论朝廷再怎么做,袁家一案,对朝廷威信以及控制力的打击更甚于诛灭阉党,地方对朝廷定然更加的‘敬而远之’。

    荀攸看了他一眼,道“我的想法是,速战速决,尽快结案。”

    钟繇回答的果断,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明天,等陛下醒来,以诏书的名义结案,如阉党、大将军一样,到此为止,不再继续追究。”

    荀攸却摇头,道“不能以陛下诏书的名义结案,而是廷尉府。”

    钟繇面露疑惑,看着他道“荀尚书的意思是?”

    许攸与他对视,解释道“袁家一案,是尚书台查处,由廷尉府审结,至始至终与陛下无关,陛下从未下过旨意,也未曾指示尚书台。”

    钟繇是绝顶聪明人,否然会意,笑着道“还是荀尚书高明!”

    这么做,就成功的保全了宫里皇帝陛下的‘圣明’,一切都是尚书台的作为,那些袁家的门生故吏,望着袁家的士族,心有不满也只会指向尚书台,与刘辩无关。

    刘辩这个皇帝仍旧是圣明的、是大汉天下的希望!

    两人说着,就来到了尚书台。

    一个小吏早就在等着了,小跑过来,道“廷尉,王公在廷尉府对袁家严刑逼供,逼问他们的党羽名单。”

    荀攸,钟繇神情微变,很明显,王允不希望到此为止。

    “我去阻止王公!”钟繇说着,就快步走去。这个案子,决不能拖延,必须要尽快结案,掀过去。

    荀攸目送他离去,转头进尚书台。

    待钟繇赶回廷尉府的时候,袁家一众人,除了袁隗外,几乎都被用了刑。

    王允离刑房很远,不时看着刑吏送来的审讯记录,脸色一直没好过。

    他觉得,这些名单不对,或者不够。

    钟繇走进来,抬手微笑着道“王公,外面还有那么多事情,何必耗在我这小小廷尉府里。”

    袁家被抓,外面已经炸锅了,朝廷厄需做事情去安抚。

    董卓不露面,杨彪避嫌,司徒、司空两人神隐,现在唯有王允能做事情。

    王允阴沉着脸,道“除恶务尽,若是不能将袁家斩除干净,后患无穷!”

    钟繇见王允这般态度,故作担忧的试探道“王公,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是真要追究,一大半士族都要被牵连其中。”

    王允头也不抬,道“廷尉想说什么?”

    钟繇心头莫名一跳,他从王允的话里,感觉到了一种危险,顿了下,道“王公,朝廷大局重要,这里就交给下官吧,待审讯结束,下官会呈送尚书台。”

    王允忽然猛的抬头,盯着钟繇,目光冷肃,道“袁家的党羽,是不是已经在被抓了?”

    钟繇微微躬身,道“这……下官不知。”

    王允脸色有些难看,扔掉手里的供状,直接离开。

    他想起来了,是从那个黄门北寺狱得到的供状,这说明宫里早有准备,根本不需要他在这里审!

    钟繇见王允走了,心里松口气,走向刑房。

    入眼就看到袁家二十多男丁,全都被绑在刑架上,一个个浑身上下,哀求不断。

    钟繇神情复杂,轻叹了口气,道“将他们放下来,好生照料。”

    狱吏有些奇怪,还是道“小人领命。”

    钟繇出了牢房,将廷尉府的一干人召集,秘密开会,准备火速将袁家一案定案结案。

    在宫里的荀攸忙的是焦头烂额,进进出出,没有半刻停歇。

    录尚书事的一个没在,全靠他撑着,既需要处理事情,也要上上下下的安抚人心,还得时不时去景福殿探探消息。

    他是一个突然被拔高品佚的尚书,人微言轻,现在却像是录尚书事了。

    而录尚书事的王允没有闲着,又找到了李儒。

    两人一坐定,李儒就抬手恭贺道“王公此番为国除贼,功在社稷,当名垂青史,万古留名!”

    王允的模样很普通,平眉顺眼,五官不胖不瘦不方不圆,又惯常不合群,丢在人堆中,就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那一种。

    他没有任何喜悦,反而面色不甘,道“除恶务尽,杨彪、董卓尚在逍遥,此二贼不除,日后必有祸事!”

    什么!

    李儒一惊,王允居然想要将杨彪、董卓一网打尽?就不怕天塌地陷吗?

    他迅速定神,道“王公,袁家一事已足够惊天动地,切不可加上杨家!”

    杨家与袁家一样的四世三公,名望盖世,一下子剪除这两大世家,天下士族不炸锅都不行。

    王允自是明白这点,仍旧难解心头不甘,沉着脸道“二贼不除,

    日后定会为袁家翻案!”

    这一点,也是何进等人誓要将阉党诛杀干净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儒见王允没有罢休的意思,目光一动,微微躬身道“王公,此时须抓握大权,树立威望,权柄在手,则易如反掌!”

    王允差就差在威望不足,在刘辩登基之前,不过是六曹尚书,既无世家根基,也无政绩威望。

    王允看向他,道“我当如何竖威?”

    李儒俯身近一点,低声道“王公,自古以来,立威无非是杀人、施恩,当下,正是天赐良机!”

    王允看着李儒,许久后轻轻点头,继而就道“文优,刑曹尚书,有意否?”

    李儒一身的儒雅气质,闻言犹豫了,似有为难,许久后,神情一定,道“非为名禄,愿为王公大事所驱!”

    王允笑了,起身伸手拉过李儒的手,道“得文优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到了晚上,曹操与徐荣到了汝南郡。

    徐荣围着,曹操率兵抵近,他坐在马上,满脸冷意,狭长双眼里杀机浮动。

    汝南城头,太守王匡望着曹操,大喊道“孟德,大军临城,所谓何事?”

    曹操勒着马,大喝道“奉命除贼,请即开城门!”

    “可有王命旨意?”王匡遥遥的喊道。

    曹操道“袁绍杀入禁宫可有旨意?袁术诛除阉党可有王命?”

    城头上安静片刻,王匡道“既无王命旨意,我不能开城门,请孟德请旨再说!”

    曹操猛的拔出刀,沉声道“开门,亦或城破,王太守自行慎重!”

    “我乃朝廷遴选,陛下诏命的汝南太守,曹操,你休要放肆!”城头上的王匡,声音有些急,厉声喝道。

    曹操冷哼一声,不与他废话,转头道“徐荣那边如何?”

    夏侯惇立即道“四门已围!”

    “攻城!”曹操竖起刀,冲着汝南城大喝。

    王匡一见,急声怒吼道“曹操,你是要造反吗?!”

    夏侯惇可不与他废话,直接率军攻城。

    汝南的郡兵不过两千人,分守四门,怎么可能敌得过两万官兵!

    喊杀声四起,没有多久,汝南郡的北门突然从里面打开,夏侯惇率兵杀入,但凡抵抗,皆是斩杀,毫不留情。

    汝南郡是一大郡,世家众多,名望之士不少,一时间哀声遍野,惨叫盖天。

    一个时辰后,曹操骑着马进城,被戒严的汝南郡,除了血就是一片肃杀。

    夏侯惇打马过来,与曹操的对视一眼,重重点头。

    曹操脸上‘舒服’的表情一闪而过,走近道“都杀了?”

    夏侯惇重重嗯了一声,道“一千多人,没留活口,不过,那袁术还是没找到。”

    曹操狭长双眼杀意更多,却抬头看天,大笑道“那袁本初,袁公路,向来蔑视于我,讥我出身,欺我门第,不可一世,而今又如何?!”

    四世三公,顷刻间化作灰土!

    夏侯惇等曹操笑完,道“孟德,有些人要见伱。”

    曹操收敛笑容,漠然道“谁也不见!”

    “阿瞒!阿瞒!”

    他话音未落,不远处有人大喊。

    曹操眉头一皱一舒,转头看去,就见一个脑门奇大,头发又秃,胡子稀疏,衣衫黑脏的中年人,用力的向他挥手。

    “子远!”

    曹操先惊后喜,快步迎过去,道“怎么是你?”

    子远,许攸的字。

    许攸见曹操还认他,大喜过望,与身后的人道“莫慌莫慌,我与阿瞒是旧时好友,必不会为难我等。”

    许攸身后,有十几个年龄不一的男女,从他们衣着就能看出,必是世家子弟。

    一众人连连点头,看向曹操的目光既畏惧又讨好。

    曹操视若不见,将许攸拉出来,老友重逢的笑道“子远,真的是你!”

    五年前,许攸还在京城,好游侠,与曹操,袁绍等都是好友。

    许攸摇头苦笑,道“一言难尽,本想在汝南暂且栖身,不曾想遭遇此等祸事。”

    曹操立即就道“元让,你安排子远沐浴用饭,待我我料理完,我要与子远抵足而眠。”

    “阿瞒你且忙且忙。”许攸连声,他看到太多人被杀,心惊胆战,此刻也只是稍算安稳。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63405/5694901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63405/5694901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