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40章 “等涡扇10定型之后”
    “给大卫国施压的事情,确实要做。”

    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丁高恒再次点燃一支烟,开口说道,算是一锤定音:

    “但是,从我们的角度上,也要做好整个圆环工程无法推进下去的准备。”

    一般来说,等到了他表态这一步,基本也就进入会议的尾声阶段了。

    最多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修正。

    但这一次,他表态完之后,现场却是应者寥寥。

    倒不是说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意见,而是单纯被这样大的剧情转折给惊着了。

    颇有一种下棋的时候,对面就是正常落了个子,结果你直接连桌子带棋盘一块掀飞,紧接着又是一个美利坚居合斩把别人给办了的美感。

    毕竟正常来说,就算真有可能走到项目告吹这一步,中间也应该先拉扯一段时间。

    其实从过去合作的经验来看,八成都还是有转机的。

    就像当年为了研发歼7m还有强5c,从西方国家引进机载设备的时候,中间也出过类似的情况。

    但最后依然还是正常成交了。

    而且,要是就这么直接掀桌子,那预先支付的35个亿哪怕是能拿回来,也肯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扯皮。

    这两年国家的外汇储备虽然是充盈了不少,但也没到拿这么多钱不当回事的地步。

    甚至包括怀国莫都有些纠结。

    尽管他曾经也听到过常浩南对于圆环工程的分析,不过相比于丁高恒来说并没有听全乎。

    所以一方面能理解对方做出这种激进决定的脑回路,但另一方面又不免跟其他人一样,觉得有些可惜。

    最后,还是跟丁高恒共事时间最长,并且虽然挂着副主任的头衔,但级别其实跟前者一样张东旭率先回过神来:

    “丁主任,虽说凡事是要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但是……咱们这最坏的打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除了怀国莫以外的另两個副主任之前跟常浩南的接触都很少,也就是之前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的时候见过几面,自然还不知道丁高恒的思路。

    “绝对不早。”

    丁高恒几乎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就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大卫国根本没准备完成圆环工程。”

    “如今他们并未直接挑明要中止项目,也只是留一个饵吊着咱这边罢了。”

    “算计的就是让我们左右为难,不舍得那35亿美元的沉没成本,尽量多地耽误时间。”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平静地扫过面前会议室里的人群:

    “所以,我们就要将计就计,一面假意跟对方周旋,另一面用最快速度,申请把后续资源倾斜到国产型号上面来!”

    实际上。在今天之前,他对于常浩南之前的那番话,也是抱着保守态度的。

    所以才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收窄对圆环工程的心理期待阈值,另一方面分出一些资源给空警200项目,万一出问题也能有个备份。

    这跟信不信任无关。

    主要是兹事体大。

    他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就直接做180°的改变。

    哪怕这个人是常浩南。

    不过,如今发生的事情还是证明,对方当时的担忧完全准确。

    而且,所有细节,都能对上!

    这让丁高恒不由得回想起两年前,自己第一次跟常浩南通电话时候的情况。

    当时甚至还是通过杜义山才联系到的对方。

    几乎完全相同的剧情。

    只不过,当时二人讨论的内容,是华夏航空工业的发展路线。

    后来也是通过波音并购麦道的事件,验证了常浩南的思路完全正确。

    如今两年过去,结果么……

    自不必多提。

    以前谁敢想象,竟然会有欧洲的航空企业主动来求合作?

    又有谁敢想象,华夏竟然能跟欧洲和美国实现适航审定的对等互认?

    结果现在竟然都已经实现了。

    既然如此,在对方野心已经挑明一半的情况下,丁高恒心中的天平,自然已经发生了倾斜……

    在这个关键时候,怀国莫也跟着想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先打破沉默,表示支持丁高恒的想法:

    “各位,回顾我们过去几年对外合作的项目,凡是最终取得成功的,无论是新舟60也好,还是十一号工程也罢,无一不是双方取长补短,相互依赖,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互相攥着对方的命根子。”

    “但是圆环工程,虽然名义还是平等合作,但实际上,我方只是出钱而已,每架飞机35亿美元的单价虽然高,但埃尔塔公司毕竟不像图波列夫那样已经濒临山穷水尽。”

    “换句话说,在这个项目上面,我们手里除了掀桌子以外,根本没有什么筹码,换句话说不存在博弈的可能。”

    “所以,我觉得丁主任刚刚说的,在理。”

    这种内部会议,倒也不完全是一言堂。

    但现在主任和第一副主任站在了同一阵线,那别人确实也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更何况,两个人,尤其是怀国莫刚刚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番解释,还是有说服力的。

    刚刚还有所迟疑的张东旭也是从善如流,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如果大卫国用拖字诀的话,我们要怎样操作,才能尽快跟对方彻底脱钩?”

    圆环工程的拍板级别之高,就连丁高恒都不能完全做决定。

    所以他刚刚说的,也只是“做好无法推进下去的准备”。

    关于这个问题,丁高恒心里倒是早就有了腹稿:

    “去年年中,筑堤行动结束之后,我们就在常浩南同志的建议下上马了基于运8平台的空警200项目,浩南同志当时还亲自参与了一部分设计工作。”

    “只不过,因为一直只是作为备份项目,所以分配到的资源比较有限,目前还没走到试飞的步骤。”

    “先把我们手里的资源倾斜过去一部分,反正大卫国那边继续这样拖下去,咱们也不用付下个节点的钱,只要电科14所和陕飞的空警200能率先首飞,两边的效率一对比,差距马上就能体现出来,上级对自主型号的信心自然也就有了。”

    这个安排,基本已经天衣无缝,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一致认可。

    不过,在表决通过之后,还是有人提出了疑惑:

    “但是丁主任,圆环工程毕竟是用伊尔76改预警机,空警200如果是运8平台的话……那无论装备的雷达体量,还是航程和留空时间,应该都没办法完全替代吧。”

    在决定做出之后,丁高恒也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刚刚被感官屏蔽掉的疲倦感。

    毕竟也是奔着70岁去的人了。

    因此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点点头:

    “长远来看,自然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