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08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
    这一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

    日本跌倒,华夏吃饱。

    当然,严格来说,从这里面获益的远远不止某一个国家。

    在眼下的90年代末,日本虽然已经进入了后来所谓“失去的xx年”阶段,但人的认知相比现实世界来说一般是滞后的。

    所以日本总体上的国际形象仍然是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发达国家”。

    对于同为发达国家的欧美各国来说,这种认知先天存在滤镜。

    再加上一定的性价比和品牌价值,

    就导致这个年月,乃至未来十几年内,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本来都应该处在强势阶段。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概二十年后,华夏制造业逐渐崛起,开始挤占日韩的生存空间。

    然而如今,大规模造假的事情被常浩南设计提前戳破,并且造成了非常集中的影响,很多日本品牌本来就还没能完全摆脱过去质量低劣的形象,就重新被打回了原型。

    这就直接留出了一个巨大,甚至还处在蓝海阶段的市场。

    可以说,只要是个有工业能力,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这也是常浩南乐于见得的事情。

    一方面,以华夏目前的总体工业水平来说,除了一部分重点领域以外,确实还做不到完全填充日本人留下来的市场空缺。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能把水搅混最好。

    否则再怎么大的新闻,如果不能持续跟进影响力的话,人的记忆力都是非常短暂的。

    要是真让日本人卷土重来,那肯定要比什么韩国巴西土耳其还有一票东欧国家要难对付。

    另一方面,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反正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落井下石,不仅是有意蚕食欧洲的中低端市场,而且还纷纷在国内掀起对几个涉事品牌的调查。

    只不过,因为是常浩南一手策划了这件事,所以华夏这边肯定是准备最为充分,获益相对比较大的。

    总之,一轮极限操作下来,虽然不至于说完全干碎日本制造业,但可以肯定的是,后者必定要提前二十年走上下坡路了。

    而考虑到日本的金融业实际上在更早一些年就已经基本完蛋,一个在虚实两条路上都走不下去的国家要如何发展……

    笑死,那就不是常浩南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

    在动身前往蓉城之前,常浩南又特地去了一趟科工委。

    主要是提交一份后续相关杂项工作的处理方案。

    类似于留个锦囊计,只要兰新志照着里面的干,就不难顺利收尾。

    否则到了蓉城之后,工作强度又要上去不说,还有很多外场任务,很容易出现联系不上人的情况。

    耽误了这边的正事就不好了。

    “这次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咱们装备工业司这个新部门,应该就算是彻底立住了。”

    丁高恒半仰躺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一边逐页悠闲地看着手中的报告,一边带着心满意足的语气说道。

    虽然报告内容都是平铺直叙,但结合最近在国际市场上的大胜,内心里面还是感觉到很爽的。

    只不过,毕竟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不太方便表现在明面上罢了:

    “先有火炬和cb法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后有在欧洲市场抢占日本企业的份额,内外两个层面都滴水不漏,再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了。”

    装备工业司刚刚成立的那会,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说这样一个部门的存在显然是在跟市场化唱反调,也不利于华夏融入国际市场。

    二是认为行政力量过度干预产业会导致制度僵化和不公平竞争,最后损害整个产业的发展云云。

    都是老一套。

    但在这个年代,这套话术就是很管用。

    可以说,如果不是有经贸委那边提前跳出来掀房顶,吸引了一波火力,成立装备工业司这种“开窗”行为,甚至未必能顺利通过。

    因此,在当时看来,绝对给科工委这边带来了足够的压力。

    要是真干不好,乃至于出了什么乱子。

    丁高恒本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然而,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一切的担忧就都不存在了。

    刚刚丁高恒所说的那两件事,可以说是直接打了所有质疑者的脸——

    你说不利于华夏融入国际市场,然而我们装备工业司带头跟国外企业搞深度技术融合。

    你说存在不公平竞争,可能损害整个产业的发展前景,然而我们带着一批并非科工委系统的企业,其中甚至包括兴澄特钢这样的民营企业成功打进欧洲市场。

    还有什么话好讲?

    虽然媒体层面的风言风语肯定不会消失,甚至还会随着这次日企在欧洲的大败而愈发变本加厉。

    但这些人根本无法影响大局。

    悬在科工委和丁高恒本人头上的风险,已经基本完全消除了。

    “其实我最开始计划这次事情的时候,也没想过能搞得这么成功。”

    常浩南的心情自然也是大好:

    “本来只是想着,能从咱们国家发展比较好的产业里面,打出去几个品牌的名声,这样留下一个钩子,以后再发展的时候也算有个铺垫。”

    “结果没想到,日本人自己作死,送了一个大的助攻,甚至有些国家下手比我们更狠……”

    他说的这个“比我们更狠”的国家,实际上指的是韩国。

    如果说华夏这边还是闷声发大财的话,那本来就已经跟日企在中低端定位上厮杀的韩企就完全是刺刀见红了。

    “说起来,那冰飞和欧直合作搞的那个直升机,最后是怎么办了?”

    在这个算是战后总结的时候,丁高恒突然想起了作为此事导火索的nh90项目。

    “跟咱们的对应型号直12一样,选择了冰轴集团作为新的供应商,全新的03号原型机都已经快造好了。”

    常浩南这次过来之前刚好和已经回国的刘洪波见过面,因此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显然这个效率让丁高恒有些意外:

    “nh90毕竟名义上是军用型号,直接用咱们国家的供应商,就没遇到什么阻力?”

    “阻力当然有,但是nsk经过这么一轮折腾,几乎要退出欧洲市场,然后冰轴集团就顺势从他们手里买下来了rhp轴承品牌,这样在纸面上就算是个英国供应商了。”

    常浩南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忍俊不禁——

    这个rhp实际上早就已经破产,自然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

    所以这个牌子的所有轴承,其实都是冰轴发过去再贴牌……

    兜兜转转一圈回来,nh90还是用上了华夏生产的贴牌轴承。

    稍微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之后,常浩南话锋一转: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人这次败走麦城,也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

    “我的所有策略,说到底还是仗着他们自己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现在轮到我们的企业逐渐进入欧洲市场,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得不防啊……”

    此话一出,丁高恒和兰新志两人也顿时严肃起来。

    常浩南的担忧显然是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89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89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