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04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
    两天之后的下午。

    常浩南专程来到科工委,跟丁高恒等人一起围坐在一台电视前面,准备观看nsk集团关于轴承造假事件的新闻发布会。

    在90年代末这几年里,国内的电视转播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

    96年的时候,遇到一些临时内容还得等个两天才能制作成新闻。

    而到了98年这会,已经能够对一些重大的事件进行当天播报,甚至是现场直播了。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发挥还是非常稳定的。

    90年代日本企业的道歉流程,和二十多年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开场之后,nsk集团的几个主要领导二话不说,就直接来了个集体鞠躬。

    这架势直接把电视前面的另外几个人给惊到了:

    “日本人开個发布会……也蛮豁得出去的啊……”

    “早知道这样,不就没有后面那些事了么……”

    “感觉……态度好像还行?”

    “……”

    常浩南没有出声,只是心说你们先别急,等会就知道这个发布会里面鞠躬环节的含金量了。

    应该说,这个年代,日本人的道歉环节还是没那么常见的。

    一开始都新鲜得很。

    因此,这波突然袭击算是赚足了各路媒体的胶卷。

    只不过,当这几个人坐下之后,发言的内容就逐渐有些不对味了。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一定是因为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

    “经过我们的内部调查,发现在样品检测和出库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和疏漏,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安……”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公司的名誉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我们一定会给出一个满意的交代,并进行深刻反省……”

    “……”

    坐在电视前面的各位,除了早就猜到剧情会如何发展的常浩南以外,全都已经是职场老油条了。

    级别最低兰新志的也是个司局级干部。

    发言打太极的功夫绝对炉火纯青。

    然而,就这么一群人,仍然被一番废话文学给惊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之后,丁高恒才率先开口道:

    “这个藤本社长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怎么一点实际内容都没有啊?”

    “别的不说,公司出这么大丑闻,哪怕做做样子,也得找个人出来对此事负责吧?”

    旁边的怀国莫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而且,光是说要深刻反省,也完全没提以后要如何改进工作,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现场变成了吐槽大会。

    如果这个年头有弹幕软件的话,想必一定会非常精彩。

    也就在大概这个功夫,电视里面的一排五个人,又腾地站起来,朝着镜头鞠了一次躬。

    然后,现场主持人就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这……就结束了?”

    其它几个人本来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准备看看nsk集团准备如何公关这次看似无解的企业形象危机。

    结果人家倒好。

    无解?那就不解了!

    我直接就是一个破罐子破摔。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全场唯一的亮点就是鞠躬是吧?”

    另外一名副主任张东旭刚才差点把水撒出来,于是一边把保温杯的杯盖拧紧一边说道:

    “这是完全没有认错的意思啊……”

    “那倒也不能这么说。”

    已经憋笑很久的常浩南总算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开口:

    “他们这个意思应该是,我知道错了,但我下次还敢……”

    一句话引得大家纷纷发笑,会议室里当即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陆续平静下来之后,丁高恒看着直播里面被记者猛怼但仍然熟练自如地以长难句应对的藤本社长,有些疑惑地问道:

    “但是这样一搞的话,以后怎么可能还有客户敢去购买他们的产品,这家公司岂不是就要彻底完了?”

    “这个么……倒也未必。”

    常浩南摇了摇头,接着继续解释道:

    “我估计,日本国内的其它企业应该是给nsk做出了一些保证,比如仍然会进行一定数量的采购之类,毕竟,也很少有终端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会去深究这个产品的供应商都有谁。”

    “如果nsk后面再改个名字,或者进行一下股权变更的话,恐怕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

    “还能这样?”

    会议室里的几个人今天算是大开了眼界。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满足于此。”

    常浩南顺势进一步说明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必须要趁他病,要他命,向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市场的用户证明,这次事件并不是nsk集团这一家公司的孤例,而是整个日本企业的通病。”

    “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按死日本制造业,但至少,要把假冒伪劣这个概念跟他们联系起来,让购买者在看到日本品牌的时候,就能想到这一轮造假事件!”

    电视里面仍然在播报着藤本社长毫无营养的回答,但已经没有人关心里面的内容了。

    “所以,这就是你选择欧洲市场作为切入点,再从国内进行配合的原因?”

    丁高恒的这个问题,有点捧哏那意思,非常适合引出常浩南后面的内容。

    因此后者当即点了点头:

    “没错,对于欧美市场来说,日本产品,在十几年前,也就是80年代初期,还是劣质低价产品的代名词,是一直到最近五六年,才逐渐开始往中端和中高端靠拢。”

    “也就是说,在欧美那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当年日本产品的情况有深刻印象,会更容易接受我刚刚说的那套思维定式,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本来可能也还是这么想的,这次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过去的刻板印象罢了……”

    “而反观国内市场,一来国际影响力还是不能跟欧美比,二来么……”

    说到这里,常浩南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日本企业当年进入国内,就是以相对高端的形象起步的,再加上这么多年的形象塑造,还有通过收买媒体对消费者的灌输,已经形成了很强的思想钢印,要想从内部破局,难度非常之大。”

    “但是另一方面,欧洲在国内的认同程度更高、形象塑造更好、思想钢印也更强,所以等到他们都对日本企业失去信心之后,我们再在国内发力,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这一轮解释,可以说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只不过,从丁高恒到兰新志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几分唏嘘。

    他们知道,常浩南的话,虽然有些地方说的不太好听。

    但全都是真的。

    “这些年,咱们总体上确实是变得富裕了一些,但是有些人呐,这腰包越鼓,膝盖骨反而越软下去了……”

    丁高恒毕竟是搞两弹一星出身的,在这块的感触比其他人还要更深一些。

    “所以,我们这一轮组合拳,不只是要让咱们华夏企业能在物理上占领日本人留下来的市场空缺,也要在精神上打一场反击战!”

    原本大家也只是随便emo一下,谁也没想到常浩南竟然在这方面也有准备。

    虽然没人问出口,但几道带着疑惑的目光都已经投了过来。

    “咱们国内的有些媒体,还有文化界的一部分人,不是喜欢编造小作文,来吹捧国外么?”

    “像什么《夏令营里的故事》,还有《华盛顿砍倒樱桃树》这种,甚至都进了咱们的小学生教材,简直不像话。”

    紧接着,常浩南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干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找人来写一些这种文章,发表在一些娱乐性的报刊杂志上面,至少跟他们来个对冲。”

    他的思路,在眼下这个年代,多少还是有点超前的。

    尤其对于在场这些技术出身的领导们来说。

    不过道理却并不复杂。

    因此,很快有人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小常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如果光靠官方的新闻去报道,那么对于不怎么关注新闻,或者不愿意相信新闻的人来说,效果肯定不好。”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89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89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