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88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
    在镐京航发集团和罗罗具体商定引进协议的这段时间里,常浩南也没有闲着。

    除了处理涡扇10转入正式研发后所面临的诸多零碎问题之外,他还花了不少空余时间去601所和112厂。

    一方面是舔一舔上辈子没什么机会见到的侧卫大小姐。

    另一方面也是帮着他们解决一些torchmultiphysics软件在应用方面的问题。

    随着各个试用用户,尤其是超大杯专业提升版的试用用户逐渐渡过一开始的学习阶段,新生软件中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逐渐被发掘出来。

    这些信息会被集中反馈到位于京城的火炬集团总部,但常浩南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熟悉torchmultiphysics软件的人,如果能亲自到一线查看一些实际问题,显然对于后续的软件升级工作大有裨益。

    在112厂的总装车间内,几十名工人正在总装型架周围爬上爬下,完成对四架歼11大部件总装的最后工作。

    “何工,这是……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四架飞机?”

    根据去年跟苏霍伊公司签署的协议,在三批总共六架的大部件总装机完成之后,112厂就可以正式打通“整机总装线”,进入国产化的下一个步骤了。

    包括工具设备的布置、人员分配方面都有些不合理之处,导致装配进度看上去并不十分连贯。

    同为科研狗,常浩南很快抓住了这段话里面的重点:

    很快,一种熟悉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这个总装模式,是之前在镐京那边改歼轰7的时候,我跟172厂那边的总装工程师团队研究出来的,就是咱们搞歼轰电7那段时间,所以你才会觉得有些熟悉。”

    “有点像镐京的172厂那边?”

    “理论上……”

    常浩南说着向后退了几步,以便能够看到这架飞机总装作业区域的总体分配情况。

    看上去确实干练了不少,但也让常浩南一时间差点没认出来。

    何明带着常浩南走到进度最快的一架飞机旁边,伸手摸了摸机头尖端的空速管。

    “对,本来计划是分开进行的,但是第一批次的总装进度相当顺利,所以在跟苏霍伊那边的专家交流之后,我们就把二三批次的四架飞机放到一起总装了。”

    “也就是说实际情况……”

    他猛地回头,发现穿着一身工装的姚梦娜正站在身后。

    就在常浩南犹豫着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时,身后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

    刚刚还满脸扬眉吐气的姚梦娜顿时没了精神,双手叉腰,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怎么说呢……从零开始总装飞机跟之前的升级大修还是不一样,涉及工种的复杂程度也远远比我预计的更高。”

    只不过互相之间的配合还有点生疏。

    “师姐?”

    “这个总装车间的样式,跟我之前在隔壁歼8c总装车间看见的,好像区别有点大啊……”

    或许是因为长期驻场的缘故,对方甚至直接把之前的一头长发给剪成了齐耳的长度。

    “我怎么感觉……这個总装形式反而有点像……”

    姚梦娜整了整身上的衣服,从常浩南和何明中间钻过来,站到距离总装型架更近的位置上开始进一步介绍:

    “这种方法有两个主要特点,在空间上,可以多区域并行作业,而在时间上,可以多工种协同装配,理论上讲,生产效率应该可以比过去的连续移动生产线提高至少50到100。”

    尽管他对于生产管理领域并不精通,但也能看出来,在飞机的前后左右,似乎同时在进行着几项不同的工种操作。

    “所以好几轮调整下来,还是会出现部分小组满负荷的情况下装配任务等待,而另一些小组处在空闲中等待装配任务的问题,综合效率跟连续移动生产的老办法比没什么变化……”

    实际上,姚梦娜搞出来的这套东西已经十分接近后来的“脉动生产线”概念。

    而且巧合的是,前世的脉动生产线也是先在镐京投入应用,然后才推广到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

    只不过90年代末的计算机硬件和算法水平都还比较有限,因此对这种高级生产方式进行优化的难度很高。

    “也不能这么说。”

    刚刚一直没说话的何明终于开了口:

    “其实,最开始用新方法总装前面两架飞机的时候,效率还没有原来的连续移动生产模式高。”

    “现在经过几次优化下来已经好很多了,说明这个办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只要能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继续调整下去,肯定能达到理论效果的。”

    “我们毕竟才造了六架飞机而已,生产上的事情,急不来的。”

    何明的安慰让姚梦娜的情绪明显好了不少。

    “其实,我也尝试过用你和徐洋姐开发的那个差分进化算法,从数学角度上进行优化,但是……效果不好。”

    常浩南记得,上次自己见到姚梦娜的时候,后者对徐洋的称呼还是徐研究员。

    这段时间俩人的关系似乎变好了不少……

    他轻轻摇摇头,把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东西丢掉,紧接着解释道:

    “差分进化算法虽然先进,但也不是万能的,对于这种离散、整数、高维、大规模、多约束的优化问题,非常依赖问题特征总结和经验,而且还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麻烦,总之不适合飞机生产线这样的应用场景。”

    听到常浩南头头是道的分析,姚梦娜瞬间来了兴致:

    “师……常总你有更好的办法?”

    私下里的时候,姚梦娜还是习惯叫常浩南师弟,这也算是她的专属称呼了。

    不过在公开场合,她还是比较有分寸的。

    “更好的办法么,大概是一些路径规划性质的算法,但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研究。”

    “你可以先用普通的遗传算法先试试,效果应该比差分进化算法还要更好一点。”

    常浩南先是给出了一点建议,然后又补充道:

    “我对控制学和优化算法领域的研究纯粹出自兴趣,现在涡扇10、模锻压机还有torchmultiphysics软件三块都需要我亲自抓,短时间内恐怕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这上面。”

    旁边一直当听众的何明直接就被这段凡尔赛给惊呆了。

    好家伙,你出自兴趣随便研究一下,就碾压了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同行?

    让不让别人活了?

    不过姚梦娜对此倒是早就已经习惯了。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7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7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