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374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芮晓亭按照常浩南的建议,把整个模型分成三个部分,选择方法2并敲下了回车键。

    “呼……”

    看着屏幕上飞速闪过的程序运行日志,他长舒一口气,向后靠在椅背上。

    今天上午发生的一切,都比预想中顺利太多。

    甚至让人微微感觉到一种不真实感。

    刚好,接近正午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映在几个人的脸上。

    芮晓亭抬头看向旁边墙上的挂钟——

    按照他的经验,学校机房里面的电脑,一多半显示的都是unixtime的纪元时间,也就是1970年1月1日。

    上午十点三刻,刚好快到饭点。

    “常主任,要不要一起出去吃个饭?”

    他向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您这次帮了这么大的忙,总得给个机会让我表达一下感谢,之前从机场过来的时候路上看到有家不错的馆子,我来请客。”

    本来芮晓亭在来京城之前向学校申请的是一次10-15天的中期出差,并且特地跟财务打了预防针说可能还要进一步拉长,但以目前的效率看,或许连10天都未必用得了。

    “吃饭么……不着急,还是先干正事,等会跑全炮发射动力学仿真的时候再去也不迟。”

    “正事当然要做,但现在这功夫闲着也是闲着,网格化怎么也得到……”

    说到这里,芮晓亭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注意到屏幕上已经完成了对于网格数量的预估,开始对粗网格进行计算了。

    而根据他的经验,仅仅这个准备过程往往就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而这才过去了……

    五分钟?

    如果按照比例估计的话,那可能完成整个网格化过程也就是需要30-40分钟时间。

    还真不够出去吃一顿饭。

    不过现在的芮晓亭跟刚才相比已经不一样了。

    他进化了。

    芮晓亭打定主意,不能再因为一些小事就一惊一乍。

    否则显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不能给学校丢人。

    常浩南这边也早已经达到了安利的目的,没有继续开口。

    然而就在这心照不宣的沉默中,有一个声音却显得极其刺耳:

    “芮老师,这个网格化的进度怎么走的这么快?”

    刚刚几乎一直处在懵逼状态中的那名研究生终于等到了一个自己完全能看懂的部分。

    然后他几乎下意识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有那么一瞬间,芮晓亭有点后悔自己为了尽量不耽误项目进度,没有把课题组里面最稳重的老博给带过来。

    半小时之后,跟芮晓亭刚刚估计的时间差不多,程序给出了“网格化已完成”的提示。

    “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全车仿真了是吧?”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又额外确认了一下。

    “没错,而且我刚才推演了一下你导入进去的那个多体……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它应该可以用于线性时变控制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正好我这个软件支持强制连续迭代功能,所以你甚至可以直接模拟全车连续射击时候的总体情况,不用对每一次发射进行单独计算。”

    多管火箭作为连射武器,发射过程中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触刚度以及俯仰体质量及其分布随着摇架上火箭弹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火箭弹质量较大,火箭炮空载和满载相比质量及其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考虑质量变化对多管火箭动力响应的影响。

    此外,对于弹性支撑理论下的武器系统来说,它的后一发弹发射时,前一发弹所引发的振动还没有完全停止,相当于在原来的振动特征上又附加了一个新的振动特征,射弹次序越靠后,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火箭炮每两次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会有细小的差别,发射次序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并非按定向管的排布顺序进行。

    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往往需要在对一次发射的计算结束后,人工确定并校准结果,再迭代进入下一次发射之中。

    而常浩南则解决了这个痛点。

    不过对于芮晓亭来说,他首先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常主任,这个结果不知道是您……什么时候推演出来的?”

    开玩笑,这一上午他们三个都呆在一起。

    “就刚才等网格化的时候,半个小时呢,足够寻思出来一点东西了。”

    “可我怎么寻思不出来……”

    旁边的研究生脱口而出,但后半句话被自家导师如刀子一般的目光给憋了回去。

    芮晓亭心说不仅你寻思不出来,我要是不靠电脑算一下也寻思不出来,伱可别给咱学校丢人了……

    直到仿真过程正式开始,他才逐渐回过味来。

    对于远程火箭炮来说,由于定向管的数量有限,全自动迭代计算的优势其实并不大,最多也就是无需派个人专门在电脑前面看着。

    但是他们金陵理工大学作为国内几乎所有火炮系统的摇篮,所承担的研发项目可远远不止于此。

    别的不说,就目前在研的小口径速射高炮,每分钟射速高达1100发,要是逐一进行手工迭代,哪怕把键盘敲出火星子来都差点意思。

    至于海军那边急需的多管近防炮……

    咳咳。

    想到这里,芮晓亭从口袋里掏出了笔记本,从里面撕下一页,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和地址:

    “常工,我给您留一个联系方式,等到试用版本出来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他打定主意,不能光自己在这丢人,回去以后也得让别人体验一下这种道心破碎的感觉。

    常浩南接过来,叠好之后塞进钱包里:

    “没问题,我保证,贵校肯定是第一批试用客户之一,到时候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提供一份视频版教程光盘。”

    “那就太感谢不过了。”

    芮晓亭表面上仍然一脸云淡风轻:

    “另外,我想,等拿到试用版之后,可以面向金陵的各兄弟院校开一个系列专题讲座,应该会起到不错的推广作用。”

    ……

    与此同时,黔省as市,云马厂内。

    孙惠中正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对资料进行出发之前的最后一遍检查。

    在他身后,则停放着一个刚刚完工不久的全尺寸木质模型。

    尽管其它兄弟单位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在设计甚至制造过程中提高数字化工作的比例,但对于条件比较有限的贵航来说,很多工作还是要用老办法才能完成。

    就比如他们现在只有有限的气动计算能力,因此要想测试飞机内部各种设备的安装情况,还是得搞个木质样机出来。

    这些年进到他们厂里的航空工程师,设计飞机的能耐学得怎么样先不说,木工活手艺基本都飞速提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66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66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