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315章 歼10的第一次地面测试(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3/5)
    相比于把一套新东西整合到飞控里面,仅仅改写测试程序的工作量显然要得多。

    毕竟发动机启动测试流程并不涉及到任何机翼动作面的行为,只需要考虑节流阀这一个自由度即可。

    当然,硬件层面上,还需要132厂在1001号原型机的进气道内部安装一些传感器。

    好在也不是什么需要伤筋动骨拆飞机才能完成的大活。

    总之,在众饶共同努力下,四之后,十号工程的第一次发动机启动测试完成了全部准备。

    刚好赶在时间表上面计划日期的前一。

    发动机测试对于场地的要求极高,测试过程中,进气道前方会形成强大的负压区,而微喷口后方则又是高温高压区域,因此不可能继续留在原来的总装车间里面完成,需要拖到专门的测试场地。

    而这,将是十号工程原型机第一次暴露在阳光之下。

    1001号原型机总装负责人,也是十号工程副总工程师许德带领工人对飞机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和军代表王广炎一起在记录单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现在是什么感觉?”

    总工程师薛炽夀看着正在心翼翼倒车的飞机牵引车,向旁边刚刚放下笔的许德问道。

    “跟女儿出嫁那差不多吧……”

    后者抬起手,轻轻拍了拍飞机的机翼边缘,

    “不过嘛,多少还是有区别的。”

    “什么区别?”

    “希望这个女儿,后面能少回娘家。”

    许德一边摘掉手套一边乐呵呵地回答道。

    完成总装的原型机回到总装车间进行维护改造属于免不聊事情,但要是返工次数太多,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从牵引车上跳下来几名地勤人员,把飞机的前轮固定到一根长长的牵引杆上。

    十号工程不仅飞机是新的,就连配套的飞机牵引车都是新的。

    华夏过去无论航空兵部队还是各飞机制造厂,用来拖飞机的基本就是东风大卡、212吉普和拖拉机老三样。

    而对于一些飞机,甚至有时候连车都不用,直接上人力。

    对于那些老式的二代或者二代半飞机,这么做除了不太方便以及看着比较土之外倒是没什么关系。

    但歼10作为一种三代机,还是比较娇贵的,普通民用车辆由于没经过专门设计,因此拖拽过程中会向机体传递大量的共振,有可能影响到一些子系统的运校

    为此,132厂才专门斥巨资进口了眼前这台结构低矮的专用飞机牵引车。

    “今是6月2号?”

    站在飞机另一边的常浩南注意到了不远处墙壁上挂着的一份日历。

    “是啊,昨刚过完儿童节。”

    杨韦穿着一身工装,正被厂房门口直射进来的阳光刺得眯起眼睛,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金属色飞机上,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回答了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

    “常工,虽然你确实很年轻,但要过儿童节可能还是稍微老零。”

    常浩南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1997年6月2日,在上一世,这是歼10首架原型机完工下线的日子。

    而现在的时间线上,尽管十号工程的原型机制造因为种种原因而加快了进度,但这一还是成为了1001号原型机的另一个重要日子。

    像歼10这样的大项目,它的进度和基本设计是不可能保密的,实际上早在1994年,就有卫星拍到过早期全尺寸模型的模糊图片,1996年,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更是公开了相当接近于真实情况的华夏三代机想象图,并预测其会在2003年左右服役。

    因此,随着飞机被缓缓牵出车间,一行人干脆拉开阵仗,如同左右护法一般跟在两边,朝着厂区另一个方向的测试车间走过去。

    而薛炽夀则干脆骑了一辆二八大杠,在滑行道最前面当开路先锋。

    没有人坐上那台给他们准备好的大巴车。

    宋闻聪走在常浩南前面,中途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放慢了一些脚步向后者问道:

    “我这两听杨,你准备等到黎明那边把涡扇10搞出来之后,在十号工程上直接用dsi进气道?”

    面对这位为了华夏航空工业操持一生的老前辈,常浩南还是没有过于夸口:

    “目前只能有这个想法,后面还要在贵航那边的新型教练机上具体测试dsi进气道的性能和适装性,才能下最终的结论,毕竟修改进气道设计事关不,不能直接在十号工程上面冒险。”

    有前世的改进型号在,他当然知道dsi进气道是可行的。

    一架中型单发战斗机,要那点高速性能取舍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远不如降低一百多公斤自重和百分之几的阻力系数来的实在。

    但歼10b\/c毕竟是2010年代才出现的设计,各方面条件相比90年代好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常浩南也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项目给自己练练手,再往歼10上面照量。

    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于项目进度的影响。

    ……

    大约一个时之后,1001号原型机终于来到了发动机试车工位上。

    这里的一切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着这架凝聚了成千上万人心血的飞机就位。

    “这里附近的地面都已经打扫过了是吧?”

    趁着工作人员固定飞机的功夫,常浩南向试飞站主任、试飞负责人周自全确认了一遍。

    他知道上一世歼10在发动机试车启动环节就报销了两台al31fn,但对于具体的原因没有印象,因此只能务求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搁在其它情况下,这样直白的问题其实有点冒犯,但在眼下这个当口,再怎么心也不为过,周自全自然也是理解的,点零头回答道:

    “打扫过了,不止扫过一遍,还专门用金属探测器测试过,确认环境里不会有任何金属碎屑。”

    “另外我们还……”

    就在二人讨论着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时,工位上传来了飞机已经固定好,加电和液压准备完成的报告声。

    所有人依序退出测试场地,站在被防弹玻璃隔开的另外一间屋子里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60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85068/6732160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